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二月十日吴正仲遗活蟹赏析

二月十日吴正仲遗活蟹

宋 · 梅尧臣
年年收稻卖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
满腹红膏肥似髓,贮盘青壳大于杯。
定知有口能嘘沫,休信无心便畏雷。
幸与陆机还往熟,每分吴味不嫌猜。

拼音版原文

niánniánshōudàomàijiāngxièèryuècóngchùlái

mǎnhónggāoféisuǐzhùpánqīngbēi

dìngzhīyǒukǒunéngmèixiūxìnxīn便biànwèiléi

xìngháiwǎngshúměifēnwèixiáncāi

注释

年年:每年。
江蟹:江边的螃蟹。
二月:农历二月。
何处来:从哪里来。
红膏:红色的脂肪。
肥似髓:像髓一样肥美。
贮盘:装在盘子里。
大于杯:壳比杯子还大。
能嘘沫:会喷水。
无心:指蟹对雷声的反应。
畏雷:害怕雷声。
陆机:古代诗人陆机,这里比喻亲密的朋友。
熟:熟悉。
吴味:江南风味。
嫌猜:嫌弃猜疑。

翻译

每年秋天收获稻米,还得卖螃蟹换钱,二月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蟹壳内满是鲜红的脂肪,像髓一样丰满,青色的壳比杯子还要大。
肯定知道它们有喷水的本领,别信它们对雷声毫无畏惧。
幸运的是,我和陆机这样的朋友常常见面,分享这些美食,不会嫌弃对方的猜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二月十日吴正仲遗活蟹》,通过对活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年年收稻卖江蟹”点出蟹的来源,每年秋天收获稻谷的同时,也期待着江蟹的美味。次句“二月得从何处来”则以疑问表达对早春时节蟹的惊讶,暗示了蟹的生长周期。

“满腹红膏肥似髓”形象地描绘了蟹黄的丰盈,比喻其鲜美如髓,令人垂涎。“贮盘青壳大于杯”进一步刻画蟹的外观,青壳硕大,盛在盘中犹如大杯,视觉效果生动。

“定知有口能嘘沫”运用拟人手法,写出蟹虽无言,但其生命力旺盛,仿佛能喷出泡沫。“休信无心便畏雷”则借蟹的生存本能,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即使看似无心,也要坚韧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最后两句“幸与陆机还往熟,每分吴味不嫌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吴正仲的深厚友谊,他们共享美食,无需猜忌,彼此信任。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蟹这一寻常物象,寄寓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友情之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