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潭
宋 · 文同
盘岩复转溪,磴道入云微。
断巘双屏立,垂泉一剑飞。
浮空交彩翠,溅远乱珠玑。
啼穴饥鼯出,翘滩宿鹭归。
寒光清彻骨,晚气润沾衣。
东谷牛羊下,摇鞭去夕晖。
断巘双屏立,垂泉一剑飞。
浮空交彩翠,溅远乱珠玑。
啼穴饥鼯出,翘滩宿鹭归。
寒光清彻骨,晚气润沾衣。
东谷牛羊下,摇鞭去夕晖。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盘岩:盘绕的山岩。复:再次。
转:转向。
磴道:石阶小路。
入云微:蜿蜒直通云霄。
断巘:陡峭山崖。
双屏立:像双屏矗立。
垂泉:瀑布。
一剑飞:如利剑飞泻。
浮空:在空中。
交彩翠:斑斓交错。
溅远:飞溅远方。
乱珠玑:如散落的珍珠。
啼穴:啼叫的洞穴。
鼯:鼯鼠。
翘滩:水边滩头。
宿鹭:栖息的白鹭。
寒光:寒冷的光芒。
清彻骨:穿透骨髓。
晚气:傍晚的凉气。
润沾衣:湿润了衣裳。
东谷:东边山谷。
牛羊下:牛羊归家。
摇鞭:挥鞭。
翻译
山岩盘旋再转向溪流,石阶小路蜿蜒直通云霄。陡峭山崖像双屏矗立,泉水如利剑飞泻而下。
空中彩虹斑斓交错,泉水飞溅如散落的珍珠。
饥饿的鼯鼠从洞穴中出来,白鹭栖息在水边滩头。
寒冷的光芒穿透骨髓,傍晚的凉气湿润了衣裳。
夕阳下,东谷的牛羊正悠然归家,牧人挥鞭,余晖洒满天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情感寄托。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幽静而壮丽的自然世界。
"盘岩复转溪,磴道入云微。"开篇即以盘曲的山岩和蜿蜒的小溪构建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岩石间小溪流淌,道路蜿蜒向上直达云端,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断巘双屏立,垂泉一剑飞。"诗中“断巘”指的是山脉的断裂处,两座山峰如同屏障般矗立,而“垂泉”则是从高处流落下来的瀑布,形象地比作一把悬挂在半空中的剑,给人一种雄浑壮丽之感。
"浮空交彩翠,溅远乱珠玑。"这两句描绘了山间清泉与溪流相互交织的美丽景象,水花飞溅,如同天空中飘逸的彩带,而远处则是如珍珠般散落的水花。
"啼穴饥鼯出,翘滩宿鹭归。"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山林间的小动物活动场景,小兽从洞穴中探头而出,大鸟在石滩上栖息,展示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
"寒光清彻骨,晚气润沾衣。"此处诗人通过对天气变化的细致描写,传达了秋末初冬时节的寒冷与湿润感,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凉意和潮气。
"东谷牛羊下,摇鞭去夕晖。"尾句则是描绘了一幅牧民归家图,牛羊在山谷中缓慢行走,而牧人手持鞭子,在夕阳的余晖中悠然离去,这种平和宁静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深刻体验,以及对自然界生命活力与和谐共生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