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与友人求竹本赏析

与友人求竹本

明 · 孙承恩
老去归来卧白云,诛茆端欲植苍筠。
岁寒倚雪当论世,子有千竿合为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者归隐山林,与友人共同寻求竹林的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寄情自然的意境。

首句“老去归来卧白云”,诗人以“老去”自指,形象地刻画了自己年事已高、归隐山林的形象。“归来卧白云”则展现了他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白云象征着纯洁和超脱,暗示诗人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次句“诛茆端欲植苍筠”,“诛茆”意为清除茅草,这里可能指的是清理出一块空地。“植苍筠”则是种植翠绿的竹子,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向往。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象征意义,诗人希望通过种植竹子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第三句“岁寒倚雪当论世”,“岁寒”意味着严冬时节,“倚雪”则是形容在雪中依靠或站立。这句诗通过描述在寒冷的冬天里,诗人与竹子一同面对风雪,暗示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当论世”意味着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诗人愿意与竹子一起讨论世事,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最后一句“子有千竿合为分”,“子”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竹子”,“千竿”则形容竹子的数量众多。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拥有这片竹林,共享竹子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合为分”可能是指分享、共有的意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年迈者与友人在山林中寻求竹林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境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