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雨
明 · 王绂
萧骚复萧瑟,非筑仍非琴。
天籁本无作,澹然千古音。
天籁本无作,澹然千古音。
鉴赏
这首诗名为《听风雨》,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诗中描绘了风声雨声交织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声音的独特感悟。
“萧骚复萧瑟,非筑仍非琴。” 开篇以“萧骚”和“萧瑟”形容风声的凄厉与寒冷,接着以“非筑仍非琴”表达这些声音并非人为制造,而是自然界本身的音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声音比作筑和琴发出的声音,但又强调这些声音是自然界的独特之音,不同于人类创造的艺术。
“天籁本无作,澹然千古音。” 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自然界的声音(天籁)原本就存在,无需人为创作,它们在时间的长河中持续回响,展现出一种永恒而宁静的美。这里的“澹然”一词,既表达了声音的淡雅与悠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这种自然之美的沉静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声雨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听到那遥远而又清晰的自然之声,感受到诗人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