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阑干曲赏析

阑干曲

清 · 郑珍
釭壁沉沉霜人影,博山云断金虬冷。
嫦娥袖薄双臂寒,夜长软抱梅花颈。
玉台紫雾荒荒间,翡翠珊瑚含木难。
苕华姊妹又千载,当年暗记红阑干。
捣齑破臼种荼子,待看黄人贴天死。
月查高挂九枝镫,却教谁指秋河水。
兰叶萧萧泣露凉,芙蕖花覆黄鸳鸯。
檀槽不伴玉笛老,手把灵犀到天晓。

鉴赏

这首《阑干曲》由清代诗人郑珍所作,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凄美的画面。

首句“釭壁沉沉霜人影”,釭壁指的是古代的油灯,这里用以形容夜晚的寂静与寒冷,霜人影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时间的流逝。接下来“博山云断金虬冷”中,“博山”是古代的一种香炉,此处借以比喻香气的消散,而“金虬”则是香炉上的装饰,其“冷”字不仅指温度,也暗示了情感的冷却。接着“嫦娥袖薄双臂寒,夜长软抱梅花颈”运用了嫦娥的典故,表达了孤独与寂寞的情感,同时梅花的意象也增添了诗中的清高与坚韧。

“玉台紫雾荒荒间,翡翠珊瑚含木难”两句,玉台象征着高雅与纯洁,紫雾则增添了一层神秘与朦胧感,而“翡翠珊瑚含木难”则可能寓意着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或理想。接下来“苕华姊妹又千载,当年暗记红阑干”中,“苕华”和“姊妹”可能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或记忆,千载的时光仿佛在提醒着岁月的流逝与回忆的珍贵。

最后,“捣齑破臼种荼子,待看黄人贴天死。月查高挂九枝镫,却教谁指秋河水。兰叶萧萧泣露凉,芙蕖花覆黄鸳鸯。檀槽不伴玉笛老,手把灵犀到天晓。”这一系列的意象与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捣齑、破臼、种荼子等行为,可能是对过去生活的回顾与反思;月查高挂、秋河水、兰叶、芙蕖花、黄鸳鸯等景象,则是自然界的美好与哀愁的交织;而“檀槽不伴玉笛老,手把灵犀到天晓”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永恒追求的渴望。

整体而言,《阑干曲》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时间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