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雨泊蕲州岸下赏析

雨泊蕲州岸下

宋 · 董嗣杲
连日雨滞留,孤舟坐寂历。
自量迂亦甚,托人寻竹笛。
展转耗音绝,失笑何陷溺。
无计遣羁怀,倾壶倒馀沥。
小醉自不恶,篷窗未收滴。
天阴鹤忽鸣,何时离赤壁。
狂疑明月出,移舟出芦荻。
浩歌苏仙吟,破此夜寥阒。

拼音版原文

liánzhìliúzhōuzuò

liángshèntuōrénxúnzhú

zhǎnzhuǎnhàoyīnjuéshīxiàoxiàn

qiǎn怀huáiqīngdǎo

xiǎozuìèpéngchuāngwèishōu

tiānyīnmíngshíchì

kuángmíngyuèchūzhōuchū

hàoxiānyínliáo

鉴赏

这首宋代董嗣杲的《雨泊蕲州岸下》描绘了诗人滞留舟中的孤独与寂寥情境。首句“连日雨滞留”直接点出雨天带来的阻碍和停留,接下来的“孤舟坐寂历”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诗人自嘲“自量迂亦甚”,流露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自省。

他试图排解愁绪,想找人寻得竹笛,但“展转耗音绝”,寻找无果,不禁失笑自己的沉溺。无法派遣羁旅之情,只能借酒浇愁,“倾壶倒馀沥”,小酌以求片刻麻醉。诗人虽小醉,但仍觉“篷窗未收滴”,暗示雨仍未停。

夜深人静,天色阴沉,鹤鸣声起,诗人借此联想到赤壁的历史,心生豪情,“何时离赤壁”表达了对早日摆脱困境的期待。接着,他想象着“狂疑明月出”,决定移舟出芦苇丛中,放声高歌苏东坡的诗句,以此“破此夜寥阒”,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内心刻画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时的自我调适和寻求解脱的过程,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