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阳山大石
联峰划中断,散作石突兀。
不知开辟初,谁刬造化窟。
偶来陟其椒,未步先欲蹶。
俨如大廷朝,冠冕森万笏。
又如羽林军,戈剑罗劲卒。
抉开混沌窍,截断防风骨。
谽谺唇吻张,璀璨鼻眼突。
尝疑地生痏,又恐天坠孛。
嵌岩亦通透,轩敞且崷崒。
梯空路不穷,补缺屋将杌。
沮洳滴玲珑,丰茸眠腽肭。
缝生藓驳斑,罅卧松彊倔。
手摩畏狰狞,足履愁臲卼。
灵湫瞰潜虬,危巢俯栖鹘。
佳处诚悠悠,怪事良咄咄。
鍊疑娲皇遗,堕恐共工揬。
神禹凿难平,夸娥推欲没。
太湖杯汀滢,绝顶箭恍惚。
作诗继前游,归兴殊忽忽。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攀登阳山大石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首句“阳山从西来,勇气正咆勃”以阳山的气势磅礴开篇,暗示了山势的雄伟和作者内心的激昂。接下来,“联峰划中断,散作石突兀”描绘了山峰连绵,中间突然断裂,形成突兀的巨石,形象地展示了山石的奇特形态。
“偶来陟其椒,未步先欲蹶”则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表现了攀登山顶时的艰难与挑战。“俨如大廷朝,冠冕森万笏。又如羽林军,戈剑罗劲卒”运用比喻手法,将山石比作庄严的朝廷和威武的军队,凸显了其壮观与庄重。
“抉开混沌窍,截断防风骨”进一步描绘了山石的形状,仿佛是自然界的创世之手所为。“谽谺唇吻张,璀璨鼻眼突”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山石的纹理和轮廓,如同一张张张开的大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尝疑地生痏,又恐天坠孛”表达了对山石形成的疑惑与敬畏,既可能源于地底的裂缝,也可能与天体的运行有关。“嵌岩亦通透,轩敞且崷崒”则赞美了山石内部结构的复杂与外部形态的挺拔。
“梯空路不穷,补缺屋将杌”描述了在山石上开辟的道路,以及利用山石构建的房屋,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沮洳滴玲珑,丰茸眠腽肭”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石表面的湿润与植被的茂盛。
“缝生藓驳斑,罅卧松彊倔”展示了山石缝隙中生长的苔藓和松树,既有生命的顽强,也有自然的和谐。“手摩畏狰狞,足履愁臲卼”表达了作者在探索过程中面对的恐惧与谨慎。
“灵湫瞰潜虬,危巢俯栖鹘”描绘了山中清澈的水潭和高处的鸟巢,充满了生机与宁静。“佳处诚悠悠,怪事良咄咄”总结了山中景色的美妙与奇异。
最后,“鍊疑娲皇遗,堕恐共工揬。神禹凿难平,夸娥推欲没”引用古代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山石形成的古老传说的思考。“太湖杯汀滢,绝顶箭恍惚”则以太湖的美景和山顶的模糊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神秘与美丽。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阳山大石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神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