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宝冠寺
宋 · 赵师秀
行向石栏立,清寒不可云。
流来桥下水,半是洞中云。
欲住逢年尽,因吟过夜分。
荡阴当绝顶,一雁未曾闻。
流来桥下水,半是洞中云。
欲住逢年尽,因吟过夜分。
荡阴当绝顶,一雁未曾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雁荡:山名,雁荡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宝冠寺:雁荡山十八古刹之一。
云:说。
夜分:夜半。
荡阴:阴寒之气回荡弥漫。
绝顶:最高的山顶。
一雁未曾闻:雁荡山上有雁湖岗,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秋天时鸿雁常来栖宿。
这句意谓天寒,雁已离去。
翻译
我走到了溪水边,凭倚着石栏;心中的思潮难以表达,只觉得四周阵阵清寒袭人。那桥下哗哗流淌的泉水,多半是山洞里的白云化成。
我多想在这里住上一阵子,可又正逢一年将尽,对着这美景留恋忘返,再三吟咏,不知不觉已过了夜半时分。
山顶的小湖是如此地寂静,连栖息的大雁,也一声不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师秀在雁荡山宝冠寺前的所见所感。他站在石栏边,感受到清冷的寒意,仿佛连云彩也被这寒气凝结。流水潺潺,桥下的溪水似乎一半来自洞中的云雾,增添了神秘的氛围。诗人想要在此停留,却发现时间已近岁末,夜晚的吟诵声一直持续到深夜。他抬头仰望,山顶荡漾的阴霾中,竟未闻一声雁鸣,更显寂静与孤寂。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雁荡山的幽深与冬日的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