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和唐人韵诗云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寐未到五更犹是春
宋 · 胡寅
一气冲融转大钧,四时舒卷见全身。
若云春向晨钟断,须信诗人未识春。
若云春向晨钟断,须信诗人未识春。
注释
一气:生命的气息,也可指宇宙之力。转大钧:掌控天地运转。
四时:四季。
舒卷:展开和收缩,比喻季节变换。
见全身:展现出生命的完整过程。
春向晨钟断:春天随着晨钟的敲响而结束。
须信:必须相信。
诗人:此处泛指文学创作者。
未识:未完全理解和体验。
翻译
气息流转掌控天地,四季更替显现出生命的全貌。如果说春天随着晨钟的结束而消逝,那么必须相信诗人们并未真正理解春天的本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以季节轮回象征着生命的流转。"一气冲融转大钧"形象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如同自然之力推动天地运转。"四时舒卷见全身"进一步强调了四季更替的完整过程,春天作为其中之一,展现出其全面而丰富的面貌。
诗人接着通过"若云春向晨钟断"表达了对春天短暂易逝的感慨,暗示春天如晨钟般短暂,仿佛在清晨的钟声中悄然消逝。然而,诗人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须信诗人未识春",真正的春天并非被晨钟打断,而是存在于诗人的感知和体验之中,只有用心感受,春天才会永恒。
胡寅的这首诗以三月晦日为背景,通过和唐人韵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深沉思考,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