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至沓磊驿初见海水赏析

至沓磊驿初见海水

明 · 刘崧
南海天光白,东洋水气昏。
汐潮通浦口,涛浪漱山根。
浩淼涵千古,虚明汇众源。
平生万里志,临眺豁飞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至沓磊驿初见海水》描绘了南海壮丽的海景。首句“南海天光白”展现了明亮的海面与蓝天相接的开阔景象,而“东洋水气昏”则描绘了东方海面上淡淡的水汽,形成对比,显出海洋的广阔与神秘。接下来,“汐潮通浦口,涛浪漱山根”细致描写了潮汐涌动,波涛拍打海岸的情景,显示出大海的力量和动态美。

“浩淼涵千古,虚明汇众源”两句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强调了大海的深邃和包容性,仿佛汇聚了历史的长河和众多的源头。最后,“平生万里志,临眺豁飞翻”表达了诗人站在驿站眺望大海时,内心激发出的壮志豪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飞跃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海的壮观景色,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壮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海景诗。

词语解释

东洋的意思:[释义](名)指日本。 [构成]偏正式:东(洋 [反义]西洋...

飞翻的意思:(1).亦作“ 飞飜 ”。飞翔翻腾。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苟非鸿鵰,孰能飞飜。” 唐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归宴寄永州萧使君》诗之二:“不知何路却飞翻,虚受贤侯郑重恩。” 宋 王禹偁 《中书试诏臣僚和御制雪诗序》:“点缀於五城双闕,飞飜於三市九衢。”(2).谓翻落。 清 纳兰性德 《虎阜》诗:“金虎既销灭,玉燕亦飞翻。”...

浩淼的意思:[释义](形)形容水面辽阔。 [构成]并列式:浩+淼 [例句]烟波浩淼。(作谓语)...

临眺的意思:◎ 临眺 líntiào[ascend a height and look far into the distance] 在高处远望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杜甫《登兖州城楼》临眺林海...

南海的意思:◎ 南海 Nán Hǎi[South China Sea] 亚洲东部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广东、广西之南和马来群岛之间,面积360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212米。是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必经海域,海底大陆架藏有石油资源。海南岛、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岛屿在此海内◎ 南海 Nánhǎi(1) [Nanhai](2) 县名,在广东省境内,现已并入广州市(3) 对康有为的尊称,其字亦为南海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浦口的意思:小河入江之处。 南朝 梁 何逊 《夜梦故人》诗:“浦口望斜月,洲外闻长风。” 北周 庾信 《画屏风》诗之十二:“平沙临浦口,高柳对楼前。” 唐 王昌龄 《采莲曲》之一:“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气昏的意思:气质昏浊。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性明者欲简,嗜繁者气昏。”...

千古的意思:[释义](1) (名)长远的年代。 (2) (名)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 [构成]偏正式:千(古...

山根的意思:◎ 山根 shāngēn(1) [radix nasi]∶鼻梁的别名。古人认为可作心望诊的参考,因其位于阙庭之下,又称为下极(2)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山脚...

水气的意思:(1).古代哲学概念。指五行中水的精气。《吕氏春秋·应同》:“水气胜,故其色尚黑。”《意林》卷五引 汉 任奕 《任子》:“木气,人勇;金气,人刚;火气,人强而躁;土气,人智而宽;水气,人急而贼。”(2).指云气;水上的雾气。《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 汉 郑玄 笺:“倬然天河水气也,精光转运於天。” 北周 庾信 《同颜大夫初晴》诗:“夕阳含水气,反景照 河 隄。”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远水如岸》:“海滨之人曰:远望海水,似高于地,有如岸焉,盖水气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水利》:“雨者...

天光的意思:[释义](1) (名)天色。 (2) (名)〈方〉早晨。 [构成]偏正式:天(光...

汐潮的意思:海洋水面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涨落的叫潮,晚上涨落的叫汐。 唐 许棠 《寄睦州陆郎中》诗:“汐潮通 越 分,部伍杂 闽 音。”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六淮潮》:“汐潮如有信,时向旧痕生。”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二十》:“自今江之壖,海之陬, 太湖 之滨,汐潮之所鼓,茭葑之所烂,鳧雁之所息。”...

虚明的意思:(1).空明;清澈明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唐 杜甫 《夏夜叹》诗:“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於虚明之处,毫釐无隐,一如对镜。”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 勺园 林水紓环,虚明敞豁。”(2).指内心清虚纯洁。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莫不揔制清衷,递为心极,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虚明之絶境,不可穷者,其唯神用者乎。” 宋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