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还乡遇雨早眠,十一日黎明作赏析

还乡遇雨早眠,十一日黎明作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长路暗车尘,年光催旅人。
颓云负郭晚,微雨故园春。
邑犬不吠夜,邻鸡初向晨。
烽烟怀往岁,欲涉道无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还乡途中遭遇早雨,不得不早眠的情景,以及次日黎明时分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归家的喜悦交织的情感。

首联“长路暗车尘,年光催旅人”,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车轮在尘土中滚动,时间仿佛也在催促着旅人的脚步,暗示了旅程的漫长和不易。

颔联“颓云负郭晚,微雨故园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傍晚时分,乌云低垂,仿佛要压到城郭之上,而此时却下起了细雨,这雨似乎带来了故乡的春天气息,让诗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与生机。

颈联“邑犬不吠夜,邻鸡初向晨”进一步描绘了夜晚与清晨的宁静与和谐。夜晚,城中的狗不再吠叫,鸡也未啼鸣,一片宁静,而当晨曦初现,鸡鸣声起,又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充满了希望与活力。

尾联“烽烟怀往岁,欲涉道无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不确定。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已成过去,但那些记忆犹新,而面对未来的路途,诗人感到前路茫茫,不知何去何从。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旅途劳顿的感慨,也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还有对未来未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深沉的情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