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游嵩山诗十二首,并序(其十)赏析

游嵩山诗十二首,并序(其十)

明 · 邓云霄
达磨妙悟超因果,梵宇辉煌冠古今。
幢影自摇金界地,松涛长泛海潮音。
烟霞不散观空室,文字难传面壁心。
只履西归何日返,芦洲秋老大江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达摩大师在嵩山的修行情景,充满了禅意与哲思。首句“达磨妙悟超因果”,直接点出达摩大师的智慧超越了世俗的因果律,暗示其修为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接下来,“梵宇辉煌冠古今”则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达摩所居住的寺庙之宏伟,不仅在当时无出其右,在历史长河中也堪称绝顶。

“幢影自摇金界地,松涛长泛海潮音”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达摩大师的修行状态。幢影在金色的地面上摇曳,仿佛是大师内心世界的映射;而松涛声中似乎回荡着大海的潮音,象征着大师内心的宁静与深远。这两句将自然与修行巧妙结合,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烟霞不散观空室,文字难传面壁心”进一步深化了对达摩大师修行环境和心境的描绘。观空室中烟霞缭绕,却始终不散,寓意着大师的心境如同虚空一般,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而文字难以完全传达大师面壁时的心境,暗示了修行的真谛往往超越言语所能表达的范畴。

最后,“只履西归何日返,芦洲秋老大江深”两句则表达了对达摩大师归隐西天的感慨。只履西归,典出《华严经》,象征着大师的离去;芦洲秋老,大江深,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邃的画面,既是对大师离去的哀伤,也是对其修行成就的赞叹。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达摩大师的非凡修为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