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苏公内翰柏石图赏析

苏公内翰柏石图

宋 · 袁说友
柏生两石间,颜状何落落。
行须接石脉,生理初甚约。
岂无蝼蚁窥,未免风雨剥。
孤撑谢栽培,欲取那可攫。
森然两石意,与柏真不薄。
峥嵘炎凉外,盘踞互相络。
千尺意有馀,凛凛未可度。
公看养口体,怪此躯干削。
满眼较短长,琐细公所略。

拼音版原文

bǎishēngliǎngshíjiānyánzhuàngluòluò

xíngjiēshímàishēngchūshènyuē

lóukuīwèimiǎnfēngbāo

chēngxièzāipéijué

sēnránliǎngshíbǎizhēnbáo

zhēngróngyánliángwàipánxiāngluò

qiānchǐyǒulǐnlǐnwèi

gōngkànyǎngkǒuguàigānxiāo

mǎnyǎnjiàoduǎnchángsuǒgōngsuǒlüè

注释

柏生:柏树生长。
两石间:两块石头之间。
颜状:形态。
落落:疏朗。
石脉:石头的脉络。
生理:生命力。
蝼蚁:小虫。
风雨剥:风雨侵蚀。
孤撑:独自支撑。
栽培:人工培育。
森然:深深。
不薄:非浅薄。
峥嵘:峥嵘的。
炎凉外:天地之外。
凛凛:令人敬畏。
度:衡量。
公:您。
怪:觉得奇怪。
琐细:琐碎之事。
略:忽略。

翻译

柏树生长在两块石头之间,形态多么疏朗。
它的根须必须沿着石头的脉络延伸,生命力起初十分微弱。
难道没有蝼蚁窥视,又怎能避免风雨的侵蚀?
它独自支撑,无需人工培育,想要获取却难以触及。
两块石头的意蕴与柏树深深相联,它们的关系并非浅薄。
在这峥嵘的天地之外,柏树盘根错节,相互交织。
尽管高达千尺,但它的精神力量仍然充沛,令人敬畏。
您观察滋养它的过程,可能会觉得它的躯干过于瘦削。
在您眼中,比较的是长短,而这些琐碎之处您或许忽略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对苏公内翰所绘《柏石图》的鉴赏之作。诗中描述了画中的柏树生长在两块石头之间,形态独特,虽然环境艰难,但生命力顽强,根系深入石缝,抵抗风雨侵蚀。柏树虽孤零零地挺立,却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与石头的意象相得益彰。画面中的峥嵘景象超越了寻常的炎凉,石头和柏树相互缠绕,形成了一种深远而有力的构图。

诗人感叹画中柏树瘦削的身躯,暗示其历经磨砺,却依然保持高洁之态。他以“满眼较短长,琐细公所略”来评价画作,认为画家巧妙地通过精细的描绘,展现了柏树的内在精神,而非外在的繁复细节。整体上,这首诗是对一幅艺术作品的深度解读,赞美了柏树的坚韧和画家的技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