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
唐 · 钱起
制锦蜀江静,飞凫汉阙遥。
一兹风靡草,再视露盈条。
旅望多愁思,秋天更泬寥。
河阳传丽藻,清韵入歌谣。
一兹风靡草,再视露盈条。
旅望多愁思,秋天更泬寥。
河阳传丽藻,清韵入歌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制锦:织造锦绣。蜀江:四川的江河。
静:平静。
飞凫:飞翔的野鸭。
汉阙:汉代的宫阙。
一兹:此刻。
风靡草:风吹草动。
再视:再次看。
露盈条:露水覆盖在枝条上。
旅望:远望。
愁思:忧愁思绪。
秋天:秋季。
泬寥:空旷寂静。
河阳:古代地名,今河南孟县一带。
丽藻:美丽的文辞。
清韵:清新的韵律。
歌谣:歌曲或民谣。
翻译
在平静的蜀江上织锦,汉阙显得遥远而渺小。微风吹过,草木摇曳,再次凝视,露珠挂满枝梢。
远游之人满怀愁绪,秋天的景色更加空旷寂寥。
河阳之地传来优美的诗篇,清新的韵律融入了歌谣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人怀念家乡的画面。诗人站在蜀江之滨,眼前是静谧的锦江和远处汉阙的轮廓。一阵风吹过,草木摇曳,再看时露水已经盈满了枝条。这种景象让旅人更加沉浸在对家乡的思念中。秋天的寂寥更增加了这样的情感。
诗中的“河阳”通常指的是黄河南岸的地区,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理想化的美好之地。而“传丽藻,清韵入歌谣”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流传下去,被人们所吟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怀和深厚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