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题契世本东溪渔唱亭赏析

寄题契世本东溪渔唱亭

元末明初 · 刘基
落日去层峦,清溪檐轻浪。
呕哑戢柔橹,欸乃发孤唱。
初随飘风起,复逐行云飏。
月色照未阑,滩声杂逾壮。
恐有濯缨人,一听一惆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的山水画面。"落日去层峦"写夕阳缓缓落下,隐没在远处的山峦之间,展现出傍晚的宁静氛围。"清溪檐轻浪"则描绘了清澈溪流轻轻拍打着岸边,如同檐下的轻柔涟漪,富有诗意。

"呕哑戢柔橹,欸乃发孤唱"通过船夫摇橹的声音,"呕哑"和"欸乃",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悠扬的旋律,仿佛是渔歌独唱,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初随飘风起,复逐行云飏"进一步描绘了船只在微风中起伏,与行云相伴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动态。

"月色照未阑,滩声杂逾壮"转而描述夜晚的降临,月光洒满水面,而滩头的流水声愈发响亮,形成壮丽的交响。最后两句"恐有濯缨人,一听一惆怅"表达了诗人对在此处洗涤心灵的人的想象,他们听到这渔唱,或许会引发深深的感慨和思索,流露出淡淡的忧郁情绪。

整体来看,刘基的《寄题契世本东溪渔唱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溪渔唱的场景,寓情于景,既有山水之美,又蕴含哲理,体现了元末明初诗人的独特审美和情感表达。

词语解释

层峦的意思:◎ 层峦 céngluán[peaks rising one higher than another] 重叠的山岭层峦叠嶂层峦叠翠层峦起伏...

惆怅的意思:◎ 惆怅 chóuchàng[melancholy] 伤感;愁闷;失意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风起的意思:(1).风刮起来。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於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 江 鸣夜雨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起时,有千尺翻头浪。”(2).比喻事物的兴起。《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万物之奥》:“海内之士,响应风起;俊雄英豪,辐至蜂止。”《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 匈奴 饮马於 渭水 ,边...

落日的意思:◎ 落日 luòrì[setting sun] 夕阳...

呕哑的意思:◎ 呕哑 ǒuyā[oh yah] 形容声音嘈杂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唐· 杜牧《阿房宫赋》呕哑嘲哳难为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飘风的意思:◎ 飘风 piāofēng[blinding wind] 旋风;暴风四时之内,飘风怒吹,或西发西洋,或东起北海,旁午交扇,无时而息。——[英] 赤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轻浪的意思:微波。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动红荷於轻浪,覆碧叶於澄湖。” 前蜀 韦庄 《渔塘十六韵》:“晚风轻浪迭,暮雨湿烟凝。” 元 王冕 《明上人画兰图》诗:“翠影飘飘舞轻浪,正色不染 湘江 尘。”...

柔橹的意思:谓操橹轻摇。亦指船桨轻划之声。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十二判官》诗:“柔櫓轻鸥外,含悽觉汝贤。”一本作“ 柔艣 ”。 宋 萧立之 《第四桥》诗:“一江秋色无人管,柔艣风前语夜深。” 元 虞集 《闻机杼》诗:“满地月明凉似水,数声柔櫓过 扬州 。”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坐在黑影沉沉的舱里,我起先只在静听着柔橹划水的声音。”...

濯缨的意思: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体絶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巖下,来作濯缨翁。”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秊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滩声的意思: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诗:“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元 萨都剌 《晓上石壁滩》诗:“ 龙溪 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滩声喧。”...

行云的意思:◎ 行云 xíngyún[rack] 流动的云;亦用以比喻女子头发...

一听的意思:(1).一一倾听。《韩非子·八经》:“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是以事至而结智,一听而公会。” 陈奇猷 集释:“《内储説上篇》‘一听’节: 齐湣王 听竽,好一一听之。是一听,即一一听之。一一听之者,谓分离各言事者而听其各别之言,盖不使臣下互知所言也。”(2).初听。 南朝 齐 谢朓 《冬绪羁怀》诗:“一听春鶯喧,再视秋鸿没。” 宋 苏轼 《南堂》诗之三:“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3).完全听凭。《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如愿出家受戒者,皆须赴闕比试艺业施行,愿归俗者...

逾壮的意思:亦作“踰壮”。谓已过壮年。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一:“ 朱行中 自右史带假龙出典数郡,年纔踰壮。” 清 黄廷鉴 《藏书二友记》:“两君年方逾壮,假之以岁月,要之以不息,他年 稽瑞 之楼、 爱日 之庐,有突过于 絳云 、 汲古 者。”...

月色的意思:◎ 月色 yuèsè[moonlight] 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