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丁释奠备数献官书十二韵呈莫子齐教授赵可大察推
宋 · 王十朋
鲁人呼东家,陈蔡不火食。
当时虽高第,往往亦愠色。
孰知梦奠后,庙祀亘无极。
嵬然衮冕尊,王侯面俱北。
武成祭上戊,龙弃配社稷。
隆杀良不同,论功岂如德。
去载游上庠,观礼杏坛侧。
备乐阅九奏,银袍烂千亿。
兹焉客莲幕,滥与俎豆职。
登阶瞻睿容,炳睟若亲识。
壮哉芹藻宫,不减鲁侯国。
归赓泮水颂,才劣惭史克。
当时虽高第,往往亦愠色。
孰知梦奠后,庙祀亘无极。
嵬然衮冕尊,王侯面俱北。
武成祭上戊,龙弃配社稷。
隆杀良不同,论功岂如德。
去载游上庠,观礼杏坛侧。
备乐阅九奏,银袍烂千亿。
兹焉客莲幕,滥与俎豆职。
登阶瞻睿容,炳睟若亲识。
壮哉芹藻宫,不减鲁侯国。
归赓泮水颂,才劣惭史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上丁释奠备数献官书十二韵呈莫子齐教授赵可大察推》。诗中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隆重,以及对先贤的尊敬和追思。
首句“鲁人呼东家,陈蔡不火食”,以鲁国的习俗引出祭祀的主题,暗示了祭祀活动的古老传统。接着,“当时虽高第,往往亦愠色”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人们对祭祀活动的重视程度,即使在地位显赫之时也不忘恭敬。
“孰知梦奠后,庙祀亘无极。嵬然衮冕尊,王侯面俱北。”描述了祭祀仪式的庄严与持续性,衮冕尊贵的服饰象征着对神灵的敬畏,王侯们也面向北方,表达对祖先的敬仰。
“武成祭上戊,龙弃配社稷。隆杀良不同,论功岂如德。”这一部分通过对比武力与德行,强调了祭祀活动中对道德品质的重视,而非仅凭武力或财富。
“去载游上庠,观礼杏坛侧。备乐阅九奏,银袍烂千亿。”描绘了诗人过去一年在学府中的学习经历,以及参与祭祀时的音乐表演和华丽的服饰,展现了学术与艺术的融合。
“兹焉客莲幕,滥与俎豆职。登阶瞻睿容,炳睟若亲识。”表达了诗人作为宾客参与祭祀活动的感受,对先贤的面容印象深刻,如同亲人一般亲近。
“壮哉芹藻宫,不减鲁侯国。归赓泮水颂,才劣惭史克。”最后,诗人赞美了祭祀场所的宏伟,不亚于鲁国的国都,并表示自己虽然才华有限,但愿意创作诗歌来歌颂这一盛事,以此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和对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以及人们对历史、文化与先贤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