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十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考官蔡兹取三策,三奏赏音汪应辰。
天下未尝无识者,近来识者亦无人。
天下未尝无识者,近来识者亦无人。
注释
蔡兹:主考官的名字。策:文章或对策。
赏音:赞赏的评价。
汪应辰:人物名,可能指代考生。
未尝:未曾。
识者:有见识、有才能的人。
近来:最近。
亦:也。
翻译
主考官蔡兹选取了三篇文章,汪应辰三次演奏都得到了赞赏的评价。世间并非没有有识之士,但最近连有识之人都难以找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阅读古人作品,感慨于时世变化与个人遭遇的诗句。诗中“考官蔡兹取三策”表达了对历史上用才华选拔人才的场景的怀念,而“三奏赏音汪应辰”则是在赞美某位官员汪应辰多次被皇帝召见,显示其才华横溢。紧接着,“天下未尝无识者,近来识者亦无人”展现了诗人对于现世缺乏识别真材实学之人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时代的悲哀和个人对人才难求的无奈。
方回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其作品常带有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这首诗通过对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的怀旧,以及对于现实中缺乏真正识才之人的哀叹,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难以被发现的忧虑。诗句简洁而深刻,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时代的沧桑与人才辈出的悲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