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学士移河朔
宋 · 王圭
五鼓声沈晓色回,北驰马首望燕台。
旧趋武帐清光近,新会仙山秘典开。
人惜憩棠馀爱远,帝忻借箸密谋来。
边城消尽还兵喜,谁敌阳关决胜才。
旧趋武帐清光近,新会仙山秘典开。
人惜憩棠馀爱远,帝忻借箸密谋来。
边城消尽还兵喜,谁敌阳关决胜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五鼓:古代夜间计时,五更天刚亮。燕台:古代燕地的代称,可能指某重要地点。
武帐:古代军营中的帅帐。
仙山:象征着神秘或神圣的地方。
憩棠:休息于棠树之下,寓意宁静与和平。
借箸:借代用筷子,表示深思熟虑的决策。
阳关:古代边关名,常用于象征边塞或战争。
翻译
黎明时分,五更钟声沉寂,我策马北向,遥望燕台。昔日追随武帐,月光清冷,今日盛会仙山,秘籍开启。
人们怀念在棠树下休息的美好时光,皇帝欣喜地策划着深思熟虑的计谋。
边疆之城的紧张气氛消散,士兵们期待着归乡的喜悦,但谁能成为阳关之战的胜利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墨客在边疆地区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与个人志向。开篇“五鼓声沈晓色回”即设定了一种晨曦初照、警报解除后的宁静氛围,而“北驰马首望燕台”则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怀想,燕台往往与古代英雄事迹相关联。
接下来的“旧趋武帐清光近,新会仙山秘典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追寻过往的辉煌以及探索新的精神领域。这里的“武帐”与“仙山”构成鲜明对比,既有历史战场的壮丽,也有超凡脱俗的神秘。
紧接着,“人惜憩棠馀爱远,帝忻借箸密谋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与规划。这里的人“惜憩棠”和帝王的“密谋”,体现了一种个人情感与宏大叙事的交织。
最后,“边城消尽还兵喜,谁敌阳关决胜才”则转向了战争的结束与胜利的庆祝,阳关往往是古代军事行动的重要地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和平与英雄主义的颂扬。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历史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