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海住先生登蓟门独乐寺观音阁韵赏析

和海住先生登蓟门独乐寺观音阁韵

清 · 永珹
我昔经渔阳,振衣上杰阁。
回首春风颠,几度吹花萼。
蹲龙去天咫,怖鸽见人愕。
四禅云与齐,三乘尘莫著。
人海浩脚下,踏踏轮蹄错。
翘首睋乌蟾,光明金镜灼。
平地涌珍楼,有目俱仰瞩。
缅忆布金日,良工巧营度。
四围山青青,千里烟漠漠。
直拟妙高台,时沾香雨落。
谁欤运帚书,墨痕湿犹昨。
君居惭愧林,性与俗缘薄。
登临得佳趣,客况静于鹤。
凭高赋大篇,压倒青莲作。
正似遇崔颢,口噤手难拓。
哲弟妙词翰,苦思敢约略。
仿佛斗诗械,偏师互跳脱。
押韵比说偈,兹游乐莫乐。
纵教未同往,补和心亦足。
丈六接尺五,梵论信昭廓。
彼岸望非遥,慈航欣可托。
水观倘容登,庶惬雪山诺。

鉴赏

这首清代永珹的诗《和海住先生登蓟门独乐寺观音阁韵》描绘了诗人对蓟门独乐寺观音阁的登临体验。首联以个人经历起笔,回忆自己曾在此地登阁远眺,春风拂面,景色优美。接下来通过"蹲龙"、"怖鸽"等生动形象,展现了阁楼的雄伟和周围环境的宁静。诗人感叹佛法无边,尘世纷扰皆不可及。

中间部分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四周的壮丽景色,如"人海"、"珍楼",以及对昔日布施金日的怀念,赞美了寺庙的建筑艺术和僧人们的智慧。他将自己比作静雅的隐士,登高赋诗,意气风发,甚至感到与唐代诗人崔颢的诗才相比也不逊色。

诗的后半段,诗人与友人海住先生的互动被巧妙地融入,他们以诗会友,互相切磋,以佛教典故为韵脚,表达出对佛法的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佛学的向往,希望有机会更深入地修行,呼应了寺庙的修行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又体现了其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山水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