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晓出城祀风师坛马上作赏析

晓出城祀风师坛马上作

宋 · 宋庠
风穴灵坛背汉皋,肃将祀典会诸曹。
城头五鼓催关钥,席上双笾荐沼毛。
冠岭昕霞迎霁旭,冒畴农橛渍春膏。
箕扬毕好宜流惠,江外刀耕楚俗劳。

拼音版原文

fēngxuélíngtánbèihàngāojiāngdiǎnhuìzhūcáo

chéngtóucuīguānyuèshàngshuāngbiānjiànzhǎomáo

guānlǐngxīnxiáyíngmàochóunóngjuéchūngāo

yánghǎoliúhuìjiāngwàidāogēngchǔláo

注释

风穴灵坛:传说中的仙人修炼之地。
汉皋:汉水边的高地。
肃将:庄重地准备。
祀典:祭祀仪式。
诸曹:各部门官员。
城头五鼓:清晨五更时分。
笾: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竹器。
荐沼毛:献上沼泽地的鸟兽毛发作为祭品。
昕霞:黎明的霞光。
霁旭:雨后初晴的太阳。
冒畴:冒着露水耕作。
春膏:春天的雨水。
箕扬:丰收的景象。
流惠:广施恩惠。
刀耕:原始的砍伐耕种方式。
楚俗劳:楚地农耕生活的辛劳。

翻译

风穴灵坛位于汉水之畔,严肃地筹备着祭祀大典,各部门官员齐集一堂。
城头五更鼓声催促开关,宴席上摆着两条笾(竹器),献上祭品以示敬意。
朝阳从冠岭升起,雨后天晴,农田里浸润着春雨的滋养。
丰收在望,适宜广泛施恩,江边地区农耕习俗辛苦勤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清晨出城谒祭风师坛的场景,语言古朴,意境浓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祭祀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官员崇敬自然神灵、重视农业生产的文化内涵。

“风穴灵坛背汉皋”一句,以风穴为背景,设立灵坛,显得庄严而神秘。汉皋作为历史的地理标志,其背后置放灵坛,更增添了一种时间与空间交错的深邃感。

“肃将祀典会诸曹”表明祭祀活动的正式与隆重,以及参与者的广泛性,通过这些细节,可以想见当时社会对于宗教礼仪之严谨和敬畏。

“城头五鼓催关钥”则描绘了时间紧迫,晨曦初露的紧张气氛,城门即将打开的情景。而“席上双笾荐沼毛”一句,则转向祭祀之物,通过对食物的具体描述(沼毛,即水生植物),传递出一种诚敬之心。

“冠岭昕霞迎霁旭”写出了诗人在山岭间迎接朝阳的情景,昕霞与霁旭交织成一幅自然美景图。接着,“冒畴农橛渍春膏”则转向农业劳作的场面,通过对农事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春耕生产的关注。

“箕扬毕好宜流惠”一句中,箕扬可能指的是播种或是其他某种形式的农事活动。毕好宜流惠,则是希望这些农业活动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和恩泽。

最后,“江外刀耕楚俗劳”则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农耕图,通过“刀耕”的动作,以及对“楚俗劳”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于平凡百姓劳作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