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其二)赏析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其二)

宋 · 苏轼
攒眉有底恨,得句不妨清。
霁雾开寒谷,饥鸦舞雪城。
桥声春市散,塔影暮淮平。
不用残灯火,船窗夜自明。

注释

攒眉:皱眉,表示愁苦或不满。
恨:强烈的不满或怨恨。
得句:得到佳句,创作出诗。
清:清新,不俗。
霁雾:雨过天晴后的雾气。
寒谷:寒冷的山谷。
饥鸦:饥饿的乌鸦。
雪城:被雪覆盖的城市。
桥声:桥边市场的嘈杂声。
春市散:春天集市的结束。
暮淮平:傍晚时分淮河水面平静。
残灯火:即将燃尽的灯火。
船窗:船舱的窗户。
夜自明:夜晚自然明亮。

翻译

眉头紧锁藏着深深的恨意,即使写出诗句也不妨保持清新。
雨后寒气驱散了雾霭,饥饿的乌鸦在雪覆盖的城市上空飞舞。
桥边集市的喧嚣随着春天离去而消散,夜晚淮河的水面映照着塔影。
无需点残烛照明,船窗透出的光亮足以照亮深夜。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作者以深沉的情感和精妙的笔触,将雪中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交织在一起。

“攒眉有底恨,得句不妨清。”这里,“攒眉”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而“得句”则是指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这些情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寻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解脱。

“霁雾开寒谷,饥鸦舞雪城。”“霁雾”指的是天气晴朗,“开寒谷”则是山谷在冬日阳光下的温暖与生机。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丽。

“桥声春市散,塔影暮淮平。”“桥声”可能指的是雪中行走的声音,“春市散”则是即使在严冬,也能感受到初春的气息。至于“塔影”,诗人可能是在描绘一幅静谧的画面,而“暮淮平”则表现了时间流逝与自然和谐共处。

“不用残灯火,船窗夜自明。”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光亮,因为他的内心已经充满了光明和智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雪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豁达的人生态度,是一幅冬日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