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道傍松一首赏析

道傍松一首

宋 · 刘克庄
入闽多古松,夹道疏复密。
未尝识兵火,既久蔽云日。
蠢兹惰游民,深夜腰斧出。
斸根取脂肪,窃负如鬼疾。
譬诸人刖趾,僵仆立可必。
供君一瞬光,夭彼千岁质。
暴殄圣垂诫,樵采官著律。
徼吏嗜鸡豚,熟视不诃诘。
登高抚逵路,巨干日萧瑟。
哀哉暑行人,暍死谁汝恤。

拼音版原文

mǐnduōsōngjiádàoshū

wèichángshíbīnghuǒjiǔyún

chǔnduòyóumínshēnyāochū

zhúgēnzhīfángqièguǐ

zhūrényuèzhǐjiāng

gòngjūnshùnguāngyāoqiānsuìzhì

bàotiǎnshèngchuíjièqiáocǎiguānzhù

jiǎoshìtúnshúshìjié

dēnggāokuígānxiāo

āizāishǔxíngrénshuí

注释

闽:福建省的简称。
兵火:战争和火灾。
蔽:遮蔽。
蠢兹:形容蠢蠢欲动的样子。
腰斧:腰间挂着斧头。
斸:挖掘。
质:本质,这里指树木的生命。
暴殄:残暴地糟蹋。
诫:告诫,警告。
逵路:大路。
萧瑟:形容树木凋零。
暍死:因炎热而死亡。

翻译

进入福建多见古松,道路两旁疏密相间。
它们从未经历过战火,长久以来遮蔽了天空和阳光。
懒散的游民蠢蠢欲动,在深夜持斧出门。
挖掘树根获取油脂,偷盗时动作迅速如鬼魅。
这就像砍断人的脚,倒下是必然的结果。
短暂的光明供你享用,却牺牲了千年古木的生命。
上天对这种暴行有所警示,官府也制定了禁止伐木的法规。
小吏贪图鸡肉猪肉,对此熟视无睹,从不责问。
站在高处抚摸荒凉的道路,巨大的树干一天天地凋零。
可怜的夏日行人,中暑而死,又有谁来怜悯他们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木参天,兵火未至的宁静山林景象。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副生长在闽地的古松,它们或疏或密地立于道旁,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自然界的变化。

"未尝识兵火,既久蔽云日。" 这两句表明这些古松自古至今,从未遭受过战乱与火灾的摧残,它们静静地生长,甚至连太阳都被它们的枝叶所遮挡。

接下来的几句 "蠢兹惰游民,深夜腰斧出。斸根取脂肪,窃负如鬼疾。" 描述了一种贼人的行为,他们在深夜中潜行,砍伐古松以获取树脂,这些人如同鬼魅般神秘而又迅速。

诗的后半部分 "譬诸人刖趾,僵仆立可必。供君一瞬光,夭彼千岁质。" 暗示了这种对自然的破坏行为最终只会给人们带来短暂的利益,而古松的生命力则是长久而坚韧。

最后几句 "暴殄圣垂诫,樵采官著律。徼吏嗜鸡豚,熟视不诃诘。登高抚逵路,巨干日萧瑟。哀哉暑行人,暍死谁汝恤。" 描述了统治者和执法者的行为,他们虽然制定了法律规定,但在执行中却又贪图私利,对于破坏自然的行为视而不见。诗人对那些在酷热中劳作的人感到哀伤,感叹他们的生命如同夏日的树木般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古松的描绘和对贼人的谴责,以及对统治者执法者的批评,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破坏的忧虑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