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郊杂兴五首(其一)
明 · 夏良胜
茅屋不知得,春来三月深。
蛛丝过游目,鸟语自伤心。
谋到野中获,诗随景上寻。
何人兼吏隐,吾欲再生今。
蛛丝过游目,鸟语自伤心。
谋到野中获,诗随景上寻。
何人兼吏隐,吾欲再生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触。首句“茅屋不知得,春来三月深”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引入了季节的变化,仿佛诗人不经意间发现春天已经悄悄来临,深入到了三月的深处。接着,“蛛丝过游目,鸟语自伤心”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命力——蜘蛛在屋檐下织出的细丝,以及鸟儿的啼鸣,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都触动着诗人的思绪,甚至让人心生伤感。
“谋到野中获,诗随景上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在野外的探索中,他不仅收获了生活的智慧,也找到了灵感,创作出了诗歌。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最后,“何人兼吏隐,吾欲再生今”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官场与隐居之间,如何找到平衡?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是否也能像某些历史上的隐士一样,既能保持官职,又能享受隐居的乐趣。这种自我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