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施耐公感兴原韵(其七)赏析

和施耐公感兴原韵(其七)

清末民国初 · 许南英
玉案御香烟已冷,中书老矣秃头公。
科名惨绿杜荀鹤,文字杀青陆士龙。
霜信未归秋后燕,冰心不语夏时虫。
故人厚禄知何许?自逐京尘十丈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感慨交织的画面。首句“玉案御香烟已冷”,以“玉案”象征高官之位,“御香烟”比喻昔日荣华,而“已冷”则暗示了这些辉煌不再,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中书老矣秃头公”一句,通过“中书”这一官职,以及“老矣”、“秃头”这样的形象描绘,刻画出一位年迈、地位显赫但已失去往日风采的官员形象,暗含对权力更迭、岁月无情的感叹。

“科名惨绿杜荀鹤,文字杀青陆士龙”两句,运用典故,将杜荀鹤、陆士龙两位古代文人的遭遇与诗中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文人境遇的同情与感慨。

“霜信未归秋后燕,冰心不语夏时虫”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以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人事的变迁与内心的孤寂。“霜信”与“秋后燕”、“冰心”与“夏时虫”,分别代表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短暂,暗示着时光流逝、世事无常。

最后,“故人厚禄知何许?自逐京尘十丈红”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在繁华的京城中,那些曾经共享荣华的朋友如今又在哪里?自己只能随着尘世的喧嚣,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理想失落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