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其一)赏析

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其一)

宋 · 李曾伯
天赋经纶满壮怀,饱于扬历老其才。
江东见谓无卿比,今世谁能舍我哉。
岭表分弓宽上顾,淮头弄印待公来。
玉阶宜罄忠言告,闻说天边有诏催。

注释

天赋:天生的才能。
经纶:治理国家的才能。
壮怀:豪迈的胸怀。
饱于:积累了。
扬历:经历和磨砺。
江东:古代中国长江下游地区,这里代指人才辈出的地方。
卿比:比肩之人,杰出的人才。
舍我:离开我。
岭表:岭南地区,古代中国的边远地区。
分弓:象征性的分权或等待接替者。
宽上顾:对上级或尊者表示尊敬和期待。
淮头:淮河一带,地理位置。
弄印:玩弄官印,比喻准备执政。
公来:你来。
玉阶:宫殿的台阶,借指朝廷。
罄:竭尽。
忠言:忠诚的建议。
天边:远方,这里指朝廷。
诏催:皇帝的紧急诏书催促。

翻译

他天生才智过人,胸怀抱负,经验丰富。
在江东人们认为无人能及他,当今世上还有谁能离开我呢?
他在岭南准备迎接你,手中之弓象征着对你的期待。
在朝廷中,我希望能倾尽忠诚的话语告知你,听说天子有紧急诏书催促你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为友人徐介卿赴召而作的。全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个性。

"天赋经纶满壮怀,饱于扬历老其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徐介卿天赋才能的赞赏,以及他对友人已成就的肯定。这里的“经纶”比喻文辞之才,而“壮怀”则形容胸襟豪迈,意指徐介卿文采飞扬,气势非凡。

"江东见谓无卿比,今世谁能舍我哉。"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赖和信任。在这里,“江东”可能是指特定的人或地方,而“无卿比”则强调徐介卿的独一无二。诗人自问,除了这样出众的才子,今世还有谁能与之匹敌?

"岭表分弓宽上顾,淮头弄印待公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期待和召唤。“岭表”、“淮头”都是地理方位的指示,暗含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而“分弓宽上顾”、“弄印待公来”则是具体的行事安排,表现了诗人对徐介卿赴召的殷切期盼。

"玉阶宜罄忠言告,闻说天边有诏催。"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紧迫感和仪式感。“玉阶”、“忠言”都透露出一种尊贵与诚恳,而“闻说天边有诏催”则表明召唤的紧急性,可能是指朝廷的征召或其他重要的使命。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更透露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