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怀李丸赏析

寄怀李丸

明 · 葛一龙
思君夏之日,日在东园东。
泉漱松根下,石摇潭影中。
睹棋来木客,司果有徂公。
昨夜秋声起,帷褰栗叶风。

拼音版原文

jūnxiàzhīzàidōngyuándōng

quánshùsōnggēnxiàshíyáotányǐngzhōng

láiguǒyǒugōng

zuóqiūshēngwéiqiānfē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葛一龙的《寄怀李丸》描绘了夏日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思君夏之日”直接表达出诗人对李丸的深深怀念,接着“日在东园东”通过夏日阳光照在东园的景象,暗示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两句“泉漱松根下,石摇潭影中”,通过描绘泉水从松根下流过,潭水中的石头随波摇曳的画面,营造出宁静而清幽的环境,仿佛能感受到友人所在的东园的静谧。

“睹棋来木客,司果有徂公”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可能暗指友人李丸喜好围棋或园艺,以“木客”和“徂公”寓言其生活情趣。最后两句“昨夜秋声起,帷褰栗叶风”,诗人由夏转秋,秋风吹动着栗叶,引发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寓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夏日东园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词语解释

东园的意思:(1).泛指园圃。 晋 陶潜 《停云》诗之三:“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七:“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草草言非谬,似 庄周 ,东园蝴蝶两悠悠。”(2).园名。在 江苏省 仪征市 东。 宋 施昌言 建。 欧阳修 作《真州东园记》, 蔡襄 书,后人称园、记、书为三绝。(3).官署名。 秦 汉 置。掌管陵墓内器物、葬具的制造与供应,属少府。《后汉书·皇后纪下·孝崇匽皇后》:“﹝ 匽后 ﹞ 元嘉 二年崩,以帝弟 平原王 石...

木客的意思:(1).伐木工。 唐 张祜 《送韦整尉长沙》诗:“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 宋 叶适 《祭刘酌甫文》:“邑庭百弓,莽焉空基。命为木客,随彼匠师。”(2).传说中的深山精怪,实则可能为久居深山的野人。因与世隔绝,故古人多有此附会。《太平御览》卷八八四引 晋 邓德明 《南康记》:“木客,头面语声亦不全异人,但手脚爪如钩利,高巖絶峰然后居之。” 唐 皮日休 《寄琼州杨舍人》诗:“竹遇 竹王 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二:“松花酿仙酒,木客餽山飱。” 王十朋 注引 ...

秋声的意思: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松根的意思:(1).松树的根。 唐 王绩 《游北山赋》:“杞叶煎羹,松根溜醥。”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木·松脂》:“松根白皮,主辟穀不饥。”(2).手指关节的隐语。《全唐诗》卷八七九载《招手令》:“亚其虎膺,曲其松根。”...

昨夜的意思:(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