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桐峰讲主题二画,风梅
留得维摩方丈在,碧纱遮护散花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为桐峰讲主题二画,风梅》,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张昱。诗中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清新景象,"长林春早玉烟新",暗示了生机盎然的环境,"未许风光殿后尘"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珍视,不愿其被世俗尘埃所玷污。接下来,诗人以维摩诘和方丈的形象,寓言般地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留得维摩方丈在",意味着梅花如同佛家的清净之士,"碧纱遮护散花人"则赋予了梅花以神秘而神圣的保护,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孤傲与纯洁。整体上,这首诗借物抒怀,寄寓了诗人对高雅品格的崇尚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词语解释
碧纱的意思:见“ 碧纱笼 ”。...
长林的意思:(1).高大的树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涉兰圃,登重基。背长林,翳华芝。”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一:“南望泣玄渚,北迈涉长林。”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满目雪色长林,欣欣然迎着我这万里羁客。”(2).喻隐逸者的居处。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探己谢丹黻,感事怀长林。” 明 高启 《松隐为爱叔能赋》:“我今身似浮云閒,正合著在长林间。”参见“ 长林丰草 ”。...
殿后的意思:◎ 殿后 diànhòu[bring up the rear] 部队运动时位于最后...
方丈的意思:◎ 方丈 fāngzhàng(1) [square zhang]∶一丈见方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2) [square zhang]∶平方丈◎ 方丈 fāngzhàng(1) [abbot’s room]∶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故名(2) [Buddhist abbot]∶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
风光的意思:[释义](1) (名)风景;景象。游览北国风光。(作宾语) (2) (动)〈方〉铺张;热闹;体面。 [构成]并列式:风+光...
后尘的意思:[释义](名)〈书〉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比喻别人的后面。 [构成]偏正式:后(尘 [例句]步人后尘。(作宾语)...
散花的意思:(1).使花朵飘散。 南朝 梁简文帝 《应令诗》:“远烟生兮含山势,风散花兮传馨香。”(2).谓为供佛而散撒花朵。《魏书·释老志》:“ 世祖 初即位,亦遵 太祖 、 太宗 之业,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於四月八日,舆诸佛像,行於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礼敬。”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尚书祠部曹録像凡有一千餘躯。至﹝四月﹞八日,以次入 宣阳门 ,向 閶闔宫 前受皇帝散花。” 唐 宋之问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
维摩的意思:(1). 维摩诘 的省称。 唐 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 维摩 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宋 苏轼 《殢人娇》词:“白髮苍颜,正是 维摩 境界。” 清 吴伟业 《题王石谷画》诗之二:“一幅天然图画里, 维摩 僧寺 破山 桥。”(2).即《维摩诘经》。通行 后秦 鸠摩罗什 译本。共十四品。 唐 贾岛 《访鉴玄师侄》诗:“《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 普州 。” 元 雅琥 《留别凯烈彦卿学士》诗:“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
玉烟的意思:指烟霭。 唐 李贺 《溪晚凉》诗:“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王琦 汇解:“晚烟直上,青润不散,状如幡幢。” 宋 范成大 《爱雪歌》:“醉中榜入玉烟去,耳热不管寒颼颼。”...
遮护的意思:◎ 遮护 zhēhù[protect] 遮盖护持在母鸡双翅的遮护下,小鸡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散花人的意思:(1).即散花天女。 唐 吴融 《还俗尼本是歌妓》诗:“ 三峡 却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参见“ 散花天女 ”。(2).此借指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