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其十二)
宋 · 王之道
草色青青入烧痕,登临何处暗销魂。
应怜野老无拘缚,种竹栽花教子孙。
应怜野老无拘缚,种竹栽花教子孙。
注释
草色:草地的颜色。青青:翠绿的样子。
入:映入。
烧痕:火烧后的痕迹。
登临:登高眺望。
何处:哪里。
暗销魂:内心深处的悲伤。
应怜:想必你会怜悯。
野老:乡村老人。
无拘缚:不受拘束。
种竹栽花:种植竹子和花朵。
教子孙:教育后代。
翻译
草地的颜色深深浅浅,映照着烧过的痕迹,我在何处登高远望,心中不禁感到悲伤。想必你会怜悯我这个不受拘束的乡野老人,我种竹栽花,只为教育后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草色青青入烧痕",这里的“烧痕”可能指的是春天牧火后留下的痕迹,表明时间已经来到可以放牧的季节,而“草色青青”则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登临何处暗销魂”,诗人在这片风景中,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寄托,仿佛灵魂也随之消散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
"应怜野老无拘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那种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羁绊的田园生活的赞美。"种竹栽花教子孙"则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进一步展开,通过种植竹子和花朵来教育后代,这是一种对未来负责的行为,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传统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淡雅的笔触,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诗人在这里寻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和安宁,这也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借助自然来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