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宁守罢任赴阙四首(其一)
宋 · 葛胜仲
材大多不容,论刚苦难受。
儒玄阅三朝,伟冯今白首。
胸中有藏室,设张动掣肘。
人言专城乐,聊结新安绶。
独喜众毁言,不及河东守。
三年四宝堂,红梅倾白酒。
出处固有在,儿辈浪奔走。
岂复恨典签,得州大如斗。
儒玄阅三朝,伟冯今白首。
胸中有藏室,设张动掣肘。
人言专城乐,聊结新安绶。
独喜众毁言,不及河东守。
三年四宝堂,红梅倾白酒。
出处固有在,儿辈浪奔走。
岂复恨典签,得州大如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的《送宁守罢任赴阙四首》中的第一首。全诗以送别宁守为背景,描绘了宁守在仕途上的经历与心境。
首句“材大多不容,论刚苦难受”表达了宁守才华出众却难以被完全接纳,性格刚直在官场中难免遭遇挫折。接着“儒玄阅三朝,伟冯今白首”描述了宁守历经多个朝代,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如今已年迈。而“胸中有藏室,设张动掣肘”则暗示宁守内心深处有丰富的知识和见解,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受到限制或束缚。
“人言专城乐,聊结新安绶”可能是指人们常说在地方任职可以享受更多的乐趣,宁守因此获得了新安的官职。然而,“独喜众毁言,不及河东守”表明宁守更欣赏那些不畏众议、坚守原则的人,而不是仅仅追求地方官职的便利。
“三年四宝堂,红梅倾白酒”描绘了宁守在任期间的生活情景,可能是在三年的时间里,他与友人在宝堂中饮酒赏梅,享受着宁静与雅致。接下来“出处固有在,儿辈浪奔走”表达了宁守对于人生进退自有定数的理解,不必过于忧虑后辈的忙碌。
最后,“岂复恨典签,得州大如斗”可能是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总结,宁守或许不再因过去的官职大小而感到遗憾,因为他明白官职的大小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整首诗通过宁守的经历,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官场、人生价值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