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游南山宿盘龙寺赏析

游南山宿盘龙寺

宋 · 赵抃
盘龙得山名,寺占山之下。
老师草庵居,后嗣广精舍。
禅流日益盛,寂照腾诗价。
我来诲其徒,竞以相誇诧。
少林的的意,一语独无暇。
默然坐明窗,孤蟾彻清夜。
迟晓登终南,行行与谁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抃在游览南山并住宿于盘龙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禅宗精神的深刻领悟。

首句“盘龙得山名,寺占山之下”,点明了盘龙寺位于山脚下,因山形似盘龙而得名,为整篇诗作奠定了自然景观的基调。

接着,“老师草庵居,后嗣广精舍”描绘了僧侣们的生活环境,既有简朴的草庵,也有规模较大的精舍,展现了寺院的多样性和历史的延续性。

“禅流日益盛,寂照腾诗价”则表达了禅宗文化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诗人通过诗歌来颂扬这种精神追求的价值。

“我来诲其徒,竞以相誇诧”描述了诗人亲自教导弟子的情景,弟子们相互夸耀,体现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少林的的意,一语独无暇”借用少林寺的典故,强调了言辞的简洁有力,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高度推崇。

“默然坐明窗,孤蟾彻清夜”描绘了诗人静坐窗前,月光如洗的夜晚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迟晓登终南,行行与谁话”表达了诗人清晨离开盘龙寺,踏上归途,心中或许有所思,但并未明确表达,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宗教之深邃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