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酒
醉乡兀兀陶陶里,底事形骸底事愁。
鉴赏
这首诗《卯酒》由金代诗人宋九嘉所作,描绘了饮酒后的独特心境与感受。
首句“腊蚁初浮社瓮篘”,以“腊蚁”比喻酒中泡沫,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冬日里品尝新酿的热闹场景。“社瓮篘”则点明了酒的来源,是经过精心酿造的佳酿。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酒的外观,也暗示了酒的醇厚与珍贵。
次句“宿酲正渴卯时投”,描述了饮酒者在午时(卯时)时分,因昨晚饮酒过量而感到宿醉未消,此时正渴望再次饮酒以缓解宿醉的状态。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时间概念,将饮酒者的心理状态与时间紧密相连,展现了饮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的“醉乡兀兀陶陶里”,进一步深化了饮酒后的心境。通过“醉乡”这一意象,诗人将饮酒者的精神世界比作一个充满自由与快乐的乌托邦,即使在醉酒的状态下也能感受到内心的满足与安宁。“兀兀”和“陶陶”分别形容了饮酒者在醉酒状态下的迷离与陶醉,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最后一句“底事形骸底事愁”,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饮酒者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在醉酒的状态下,身体的束缚似乎被暂时解除,心灵得以释放,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存在意义的深刻反思。这句诗不仅揭示了饮酒文化背后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哲学的独到见解。
综上所述,《卯酒》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饮酒的场景与过程,更深入探讨了饮酒者内心的情感体验与生命哲学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饮酒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独特魅力。
词语解释
底事的意思:(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腊蚁的意思:即腊酒。蚁,酒面上的浮沫,代称酒。 金 周昂 《代书寄大元伯》诗:“南园腊蚁记同倾,一纸书来万里情。” 明 邵璨 《香囊记·赏雪》:“喜尊盈腊蚁,俎有山肴。”...
卯时的意思:◎ 卯时 mǎoshí[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5 a.m.to 7 a.m.] 旧时计时法,指早晨5点钟到7点钟的时间...
事形的意思:(1).指文章中事物的铺陈。 晋 挚虞 《文章流别论》:“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今之赋,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2).犹情况,情势。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 桓玄 西下,入 石头 …… 玄 时事形已济,在平乘上笳鼓并作,直高咏云:‘簫管遗音在, 梁王 安在哉!’”《隋书·刘昉传》:“ 宇文忻 见 高熲 ,向之叩头求哀。 昉 勃然谓 忻 曰:‘事形如此,何叩头之有!’”...
宿酲的意思:犹宿醉。 三国 魏 徐干 《情诗》:“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酲。” 宋 司马光 《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诗:“想对白衣初满倾,执盃未饮已诗成。怀贤孤坐悄无语,不是朝来困宿酲。” 清 纳兰性德 《瑞鹤仙·丙辰生日自寿起用弹指词句并呈见阳》词:“无寐,宿酲犹在。 小玉 来言,日高花睡。”...
陶陶的意思:◎ 陶陶 táotáo[happy;contended] 欢乐陶陶乐趣...
形骸的意思:◎ 形骸 xínghái[the human skeleton or body] 形体(多指人的)...
醉乡的意思:◎ 醉乡 zuìxiāng[the dazed state in which a drinker finds himself;drunkenness;state of ecstasy] 饮酒沉醉之后,似乎进入了另一番乡境,飘飘然别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