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篇一首
明 · 黄省曾
游必之沃野,陟必遵丹山。
听鸟挟文凤,息木依琅玕。
毋啸有灵觏,辕台任好攀。
远兹猛虎迹,高风那可班。
听鸟挟文凤,息木依琅玕。
毋啸有灵觏,辕台任好攀。
远兹猛虎迹,高风那可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游时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开篇“游必之沃野,陟必遵丹山”以“沃野”和“丹山”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广阔而壮美的自然画卷,暗示了诗人追求自由与探索的精神。接着“听鸟挟文凤,息木依琅玕”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文凤象征着智慧与美德,琅玕则代表了纯洁与坚韧。
“毋啸有灵觏,辕台任好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探索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远兹猛虎迹,高风那可班”则以猛虎的足迹作为对比,强调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和高尚的人格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