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方尊师院
唐 · 綦毋潜
羽客北山寻,草堂松径深。
养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
洞户逢双履,寥天有一琴。
更登玄圃上,仍种杏成林。
养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
洞户逢双履,寥天有一琴。
更登玄圃上,仍种杏成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羽客:修道者,指仙人或隐士。北山:北方的山,可能象征高远或隐居之地。
草堂:简陋的房屋,常用于隐居。
松径:松树覆盖的小路。
养神:修养精神,修炼内心。
宗示法:遵循和展示佛法。
得道:达到道的境界,即悟道。
洞户:山洞的入口。
双履:两双鞋子,可能象征来访者或者诗人的想象。
寥天:空旷的天空。
玄圃: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如《山海经》中的仙境。
杏成林:杏树成林,象征繁盛与长寿。
翻译
一位羽客向北山探寻,草堂隐藏在松木小径深处。他修行养性遵循佛法,领悟大道却无需刻意揣摩内心。
洞穴门口遇见一双鞋,清朗天空中飘荡着一曲琴音。
他再向上攀登至玄圃,还打算在那里种植杏树,让它成长为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的隐逸生活和精神追求。"羽客北山寻,草堂松径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退隐生活的选择。"养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则是说诗人通过修行,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种境界已经超越了世间的名相和凡人的理解。
接着,"洞户逢双履,寥天有一琴"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偶遇友人,与之共同享受琴瑟和鸣的美好时光。最后两句"更登玄圃上,仍种杏成林"则表明诗人不仅享受自然,更有栽培植物、参与自然循环的行为,这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之心,同时也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