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重修太学诗
宋 · 欧阳修
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
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
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脩。
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
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
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脩。
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崇:重视。虞庠:古代学校的名称。
万杵:形容众多的工匠。
照烂:光彩照人。
夏弦游:夏日的音乐和学术交流。
翻译
汉朝皇帝重视儒家学说,学校里讲解帝王的治国方略。众多的新建筑如宝物般矗立,万锤齐鸣庆祝着欢快的歌曲。
光彩照人的屋脊美丽壮观,流水如璧环绕其间。
儿童们穿戴整齐,如同鲁国的礼仪典范,美德如同周朝一样高尚。
舞蹈中充满了文字的华美,广泛研习经典,礼仪盛大。
卑微的生命聆听这鼓舞人心的鼓声,希望能参与夏日的音乐和学术交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诏重修太学诗》,表达了对儒家学术的尊崇以及对太学重建的赞美。首联“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追溯了汉代重视儒学的传统,将太学比作古代学校的典范,体现了朝廷对教育的重视。
接下来的“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描绘了新建太学的壮观景象,工匠们齐心协力,敲击石杵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期待。"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形容太学建筑的华丽,仿佛云彩般耀眼,璧水环绕,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赞美了太学学子们的礼仪风范,如同鲁国的君子,品德高尚如同周代的贤人。"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脩"进一步强调了太学中学术研究的繁荣和礼乐教化的严谨。
最后,“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表达诗人个人的愿望,希望能参与到这样的学术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欧阳修对于教育和文化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