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从甘泉师登白云山赏析

从甘泉师登白云山

明 · 庞嵩
白云古洞经三变,变入尼山亦快哉。
坐玉江楼移旧榻,著书云路有新台。
九龙混混源头出,双蝶翻翻天际来。
何幸小生随杖屦,傍蹊赢得剪蒿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庞嵩在甘泉师的陪同下登临白云山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白云古洞经三变”,以“白云”、“古洞”为背景,暗示了山中环境的幽静与历史的悠久,通过“三变”一词,巧妙地表达了自然景观随着时间流转而产生的变化,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

接着,“变入尼山亦快哉”一句,将白云山与尼山相提并论,尼山是孔子的诞生地,这里用以象征知识与智慧的源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双重美的欣赏与赞叹。

“坐玉江楼移旧榻,著书云路有新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楼阁中的生活场景,他不仅享受着自然风光,还在这里进行著书立说,追求知识的积累与传播,体现了文人墨客的高远志趣和对学问的不懈追求。

“九龙混混源头出,双蝶翻翻天际来”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间溪流和空中飞舞的蝴蝶,九龙混混象征着山泉的清澈与活力,双蝶翻翻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景色,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最后,“何幸小生随杖屦,傍蹊赢得剪蒿莱”表达了诗人对能与甘泉师一同登山的幸运与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云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之乐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