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笔工杨均显
元 · 凌云翰
翁在相溪溪上居,偶因缚笔致名誉。
已烦猎者擒秋兔,更助文人校鲁鱼。
毛援犹能利天下,心殚宁肯不中书。
玉堂新样须重赠,拟效相如赋子虚。
已烦猎者擒秋兔,更助文人校鲁鱼。
毛援犹能利天下,心殚宁肯不中书。
玉堂新样须重赠,拟效相如赋子虚。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赠笔工杨均显》描绘了一位隐居于相溪边的翁,他因制笔技艺精湛而获得了声誉。翁不仅擅长捕捉秋天的兔子(暗指笔工的精细和敏锐),还帮助文人校正文字(比喻对学问的贡献)。诗人以毛援(古代善于治国的贤臣)自比,表示杨均显的才华如同毛援般能泽被天下。同时,翁的心力投入,犹如朝廷中书令般全力以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杨均显的赞赏,希望赠送他贵重的礼物,暗示自己将效仿司马相如为杨均显作一篇《子虚赋》般的赞美诗篇。整首诗赞美了笔工的技艺与品德,以及诗人对他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