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赋得江边草赏析

赋得江边草

唐 · 李中
岸春芳草合,几处思缠绵。
向暮江蓠雨,初晴杜若烟。
静宜幽鹭立,远称碧波连。
送别王孙处,萋萋南浦边。

拼音版原文

ànchūnfāngcǎochùchánmián
xiàngjiāngchūqíngruòyān

jìngyōuyuǎnchēnglián
sòngbiéwángsūnchùnánbiān

注释

岸:河边。
春芳草合:春天的花草繁茂。
几处:多处。
思:思绪。
缠绵:连续不断。
向暮:傍晚。
江蓠:江边的篱笆。
雨:雨。
初晴:刚刚放晴。
杜若烟:杜若(一种香草)的烟雾。
静宜:静美适宜。
幽鹭:白鹭。
立:站立。
碧波:绿色的波浪。
送别:送行。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泛指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南浦:古代送别的地方,常指江边。

翻译

岸边春意盎然芳草茂密,处处思绪纷飞缠绵不断。
傍晚时分江边的篱笆上细雨飘落,刚刚放晴的空气中杜若的烟雾缭绕。
静谧的画面中,白鹭静静地站立,与远处的碧波相连显得和谐。
在这送别友人的地方,南浦边的草木凄凄,情景令人感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的景象,充满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缠绵情感。首句“岸春芳草合”设置了整个画面:春天的花草在岸边生长交织,既是自然美景的展现,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复杂。

接着,“几处思缠绵”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主体,是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如同春草般繁盛、交织,难以割舍。

“向暮江蓠雨,初晴杜若烟”则是景物描写与心境的进一步铺陈。暮色中细雨绵绵,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感;而天气初晴,杜若之烟轻扬,更增添了一份飘渺和不定。

“静宜幽鹭立,远称碧波连”中的“幽鹭”形象,为诗中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孤独。远处的碧波连绵,则是对景色的一种延伸,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深邃和广阔。

最后,“送别王孙处,萋萋南浦边”则直接点出了诗作的情境——在江边与友人告别。春草萋萋,南浦之边,是对送别场景的具体描绘,也是对前文思念情感的实际落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以及在告别时刻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