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咏老人灯二首(其二)赏析

咏老人灯二首(其二)

明 · 桑悦
假合分明两鬓秋,鲍郎衫袖带膏油。
衰颜自分随灰灭,急景何妨秉烛游。
得火常时能暖腹,避烟终夜只摇头。
却疑南极星辰现,一点光芒落海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的形象,他头发斑白,如同秋天的景色,身穿鲍郎衫,衣袖上沾染着膏油,暗示了他的生活艰辛。诗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衰老,认为人老难免衰颜,但不妨趁着余生享受生活,即使在夜晚也要持灯照亮自己,象征着对知识和生活的热忱。

"得火常时能暖腹"表达了老人对温暖的需求,而"避烟终夜只摇头"则寓言般地表现出他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宁愿独自摇灯,不随波逐流。最后两句"却疑南极星辰现,一点光芒落海陬"运用比喻,将老人比作南极星,虽然微弱,但依然闪耀着光芒,照亮了他自己的世界,也给周围带来一丝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老人的形象,传达出对人生晚景的淡然与坚韧,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词语解释

秉烛的意思: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常时的意思:(1).固定的时间。 汉 王粲 《务本论》:“种有常时,耘有常节,牧有常期。”(2).平时。 唐 杜甫 《天河》诗:“常时任显晦,秋至转分明。”《红楼梦》第一○一回:“常时我见你不象今儿回来的快,问你一声儿,也没什么生气呢。”(3).时常,常常。 明 高深甫 《九回肠·离思》曲:“眉尖上,常时描出愁模样。”《金瓶梅词话》第四三回:“俺家的常时打搅这里,多蒙看顾。”《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人听见他这些话,也就常时请他来吃杯酒。”...

分明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形)清楚。黑白分明|爱恨分明。(作谓语) (2) (副)明明;显然。他分明来了;怎么没看见。(作状语) [构成]动补式:分〈明 [反义]模糊...

膏油的意思:(1).油脂;灯油。《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乃取蒙衝鬭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 唐 韩愈 《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宋史·汪应辰传》:“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2).特指为子弟延师请益之费。 清 刘大櫆 《胡母谢太孺人传》:“且极力延师以课子,膏油脩脯,敬礼有加焉。”(3).比喻滋润作物的雨水。 唐 韩愈 《双鸟诗》:“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 宋 苏辙 《庭中种花》诗:“春雨散膏油,朝暾发萌牙。”...

膏油的意思:(1).油脂;灯油。《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乃取蒙衝鬭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 唐 韩愈 《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宋史·汪应辰传》:“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2).特指为子弟延师请益之费。 清 刘大櫆 《胡母谢太孺人传》:“且极力延师以课子,膏油脩脯,敬礼有加焉。”(3).比喻滋润作物的雨水。 唐 韩愈 《双鸟诗》:“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 宋 苏辙 《庭中种花》诗:“春雨散膏油,朝暾发萌牙。”...

光芒的意思:[释义](名)向四面八方放射的强烈光线。 [构成]偏正式:光(芒 [例句]天边是太阳的光芒。(作宾语)...

海陬的意思:海隅,海角。亦泛指沿海地带。 唐 韩愈 《别知赋》:“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於海陬。” 宋 梅尧臣 《送许璋监簿归泰州》诗:“家声喜未坠,辞我还海陬。” 郭沫若 《游上海豫园》诗:“小刀会址忆 陈 刘 ,一片红巾起海陬。”...

何妨的意思:[释义](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这样做。带有鼓动、激励的语气。 [构成]偏正式:何〔妨 [例句]何妨试试?(作状语)...

合分的意思:宋 代对妃嫔的称呼。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大龙船约长三四十丈……两边列十閤子,充閤分歇泊。中设御座龙水屏风。”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宫中诞育仪例略》:“宫中凡閤分有娠,将及七月,本位医官申内东门司及本位提举官奏闻门司特奏。”...

灰灭的意思:如灰烬之消散泯灭。《后汉书·陈龟传》:“或举国掩户,尽种灰灭,孤儿寡妇,号哭空城。”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刻木为人……初开见,悉是人形,以物棖橃之,应手灰灭。” 宋 苏辙 《黄楼赋》:“山高水深,草生郊墟。盖将问其遗老,既已灰灭而无餘矣,故吾将与子弔古人之既逝,閔 河 决於畴昔。”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妖崽今尚未满五岁,行见权奸得志,祸变寻生,餘烬虽存,不久自灰灭矣。”...

急景的意思:急驰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时光。 唐 曹邺 《金井怨》诗:“西风吹急景,美人照金井。” 宋 楼钥 《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我携旧纪访陈迹,止恐急景不得延。” 元 高士谈 《次伯坚韵》:“急景只教人貌改,沧溟不放酒杯深。”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一:“春天的急景,已经快晚了的五点钟的时候,我点了一枝蜡烛,在那里安放几本刚从栈房里搬过来的破书。”参见“ 急景凋年 ”、“ 急景流年 ”。...

极星的意思:(1).北极星。《周礼·考工记·匠人》:“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郑玄 注:“极星,谓北辰。”《宋史·天文志一》:“极星之在紫垣,为七曜,三垣、二十八宿众星所拱,是为北极,为天之正中。”(2).喻指皇帝。 金 元好问 《郑州上致政贾左丞相公》诗:“帝城此后瞻依近,长傍弧南候极星。”...

假合的意思:(1).聊为凑合。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欢旧难假合,风土岂虚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余考释氏之言,未为佳证,《穆天子》、《竹书》及《山海经》皆埋緼岁久,编韦稀絶,书策落次,难以缉缀,后人假合,多差远意。”(2).佛教语。谓一切事物均由众缘和合而成,暂时聚合,终必离散。 唐 李白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王琦 注:“释家以此身为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

明两的意思:(1).《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孔颖达 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今有上下二体,故云明两作离也。”本谓《离》卦离下离上,为两明前后相续之象。后以“明两”指太阳。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明两萃时物,北林荣且丰。” 刘师培 《<骈文读本>序》:“惟是音泮輊轩,象昭明两,比物丑类之规,切响浮声之軫,后贤斯闓,古或未昭。”(2).借指帝王或太子。《文选·谢瞻<张子房>诗》:“明两烛 河 阴,庆霄薄 汾 阳。” 李善 注:“明两、庆霄,皆喻 宋高祖 ( 刘裕 )。”《文...

南极的意思:[释义](1) (名)地轴的南端;南半球的顶点。 (2) (名)南磁极;用S来表示。 [构成]偏正式:南(极...

衫袖的意思:衫的袖子。亦泛指衣袖。 北周 庾信 《春赋》:“鏤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 唐 李端 《送客东归》诗:“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墨翻衫袖吾方醉,纸落云烟子患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衫袖上盈盈,揾泪不絶。”...

衰颜的意思:衰老的容颜。 隋 尹式 《别宋常侍诗》:“秋鬢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宋 梅尧臣 《雪中廖宣城寄酒》诗:“任从六花壅船户,满酌春色生衰颜。” 清 方文 《将近枞阳舟中遣兴》诗:“今归衡茅下,身倦且休閒。蒔蔬与种药,聊以驻衰颜。”...

星辰的意思:◎ 星辰 xīngchén[stars] 星的总称日月星辰...

摇头的意思:◎ 摇头 yáotóu[shake one’s head] 头左右摇动...

一点的意思:◎ 一点 yīdiǎn(1) [point]∶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2) [a little;a bit]∶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做一点事(3) [side]∶一方面,一部分抓住一点,不及其余(4) [a hour]∶一小时下午一点...

终夜的意思:通宵;彻夜。《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生平供忆想,终夜不成眠。”...

自分的意思:自料,自以为。《汉书·苏武传》:“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 武 ,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心离志絶,自分黄耇无復执珪之望。” 宋 陈亮 《书赵永丰训之行录后》:“推公之志而揆公之才,固非自分於一死者,义之所在,不约而自隐其中之所存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当是时, 冯公 自分不免, 王公 备任惨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