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司空挽词三首(其一)
宋 · 苏辙
少年轻富贵,一意在诗书。
共恨经纶晚,才收老病馀。
寡言知德胜,善应本中虚。
卒相承平业,讴歌元祐初。
共恨经纶晚,才收老病馀。
寡言知德胜,善应本中虚。
卒相承平业,讴歌元祐初。
注释
少年:年轻的。富贵:荣华富贵。
一意:一心一意。
诗书:书籍学习。
经纶:治理国家的才能。
晚:迟。
老病:年老疾病。
寡言:沉默少语。
知:明白。
德胜:品德高尚。
中虚:内心空虚。
卒:最终。
相:相互。
承平:太平。
业:事业。
讴歌:歌颂。
元祐:宋朝的一个时期。
初:开始。
翻译
年轻人早早享受荣华富贵,一心专注在研读诗书。大家遗憾才华展现得太晚,只留下老病缠身的余生。
沉默寡言更能显美德,因为内心谦虚。
最终共同维护和平盛世,人们歌颂元祐初年的繁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悼念吕司空而作的挽词之一。诗人以年轻时的吕司空为例,描述他早年即已拥有富贵,但并未因此耽于享乐,而是专注于诗书学习,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诗中提到吕司空晚年虽然身体状况不佳,但仍然坚持治学,显示出他的坚韧和执着。
"共恨经纶晚"表达了对吕司空未能早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惋惜,"才收老病馀"则描绘了他晚年的境况。接下来,诗人赞扬吕司空寡言少语,却深谙道德之高,这源于他内心的虚怀若谷。最后,诗人寄予厚望,希望吕司空的智慧和才能能在承平时期继续发扬光大,人们会在元祐初年开始歌颂他的业绩。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抒情,展现了吕司空的一生,既赞美了他的学识与品格,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