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悼室人诗十首(其三)赏析

悼室人诗十首(其三)

南北朝 · 江淹
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鲜。
苒弱屏风草,潭拖曲池莲。
黛叶鉴深水,丹华香碧烟。
临彩方自吊,揽气以伤然。
命知悲不绝,恒如注海泉。

鉴赏

这首诗是江淹的《悼室人诗十首(其三)》,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江淹以其婉约和深沉的情感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悲凉。

诗中的“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天空图景,云彩变幻,夕阳的余晖如同新鲜的血液般地渗透着天际。这种景象常在古诗中用以比喻生命力与希望。

接下来的“苒弱屏风草,潭拖曲池莲”则是对室内外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室内的草帘轻柔而脆弱,外面的荷花在池塘中缓缓开放。这两句通过静物写意,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奈与留恋。

“黛叶鉴深水,丹华香碧烟”中,“黛叶”指的是深绿色的树叶,“鉴深水”则象征着心灵的深处;“丹华”是鲜红的花朵,“香碧烟”则暗示了花香与清新之气交织。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临彩方自吊,揽气以伤然。命知悲不绝,恒如注海泉”表达了作者在美好画卷之前,不禁陷入自我反思之中,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哀伤。这份哀伤像源源不断的海泉,永无止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室内外环境的描绘,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逝去后的悲凉与留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