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项平父送别(其一)赏析

和项平父送别(其一)

宋 · 孙应时
逐逐衣冠谒府公,渐谙楚语异吴侬。
重江跋涉家何在,一饭辛勤计未工。
自恐风尘成冗俗,人言山野欠疏通。
夜长不寐思吾友,拨尽寒炉宿火红。

注释

逐逐:逐一。
衣冠:官服。
谒:拜见。
府公:官员。
楚语:楚地语言。
异:不同。
吴侬:吴地方言。
重江:长途。
跋涉:长途跋涉。
家何在:家乡在哪里。
一饭:一顿饭。
辛勤:辛勤努力。
计未工:难以维持。
风尘:世俗。
冗俗:庸俗。
山野:山野生活。
欠疏通:不够通达。
夜长:夜晚漫长。
不寐:无法入睡。
思:思念。
吾友:我的朋友。
拨尽:拨旺。
寒炉:冷炉火。
宿火红:余烬变红。

翻译

逐一拜访官员,渐渐熟悉了楚地的语言,与吴地方言不同。
长途跋涉,家乡在哪里?辛勤努力一顿饭都难以维持。
我担心自己在世俗中变得庸俗,人们认为我在山野间不够通达。
夜晚漫长,无法入睡,思念我的朋友,拨旺炉火直到余烬变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孙应时创作的《和项平父送别(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不舍。

"逐逐衣冠谒府公,渐谙楚语异吴侬。" 这两句描绘了朋友在官府中逐步提升地位,同时也学会了当地的语言习惯,展现了其适应环境和进取精神。

"重江跋涉家何在,一饭辛勤计未工。" 这里的“重江”可能指的是长江或者多次渡江的旅途,“家何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的思念,而“一饭辛勤计未工”则透露出生活的艰辛和诗人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

"自恐风尘成冗俗,人言山野欠疏通。"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世俗纷争可能玷污自己清高品格的顾虑,以及他渴望保持与自然界的联系和沟通,但又感到困难。

"夜长不寐思吾友,拨尽寒炉宿火红。" 在漫长而无法入睡的夜晚,诗人忍不住思念远方的朋友,并通过不断地拨动炉中的余火来温暖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个人情感以及友谊的情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