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其七十九)
明 · 朱诚泳
古道日以远,人情日以新。
逢迎以为悦,举世多谀臣。
比干蹈虎尾,龙逢批龙鳞。
二公既以死,千古难其人。
谀臣不足道,直士宜见珍。
吁嗟谀与直,举错在君身。
逢迎以为悦,举世多谀臣。
比干蹈虎尾,龙逢批龙鳞。
二公既以死,千古难其人。
谀臣不足道,直士宜见珍。
吁嗟谀与直,举错在君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诚泳所作的《感寓(其七十九)》,主要表达了对社会风气中逢迎谄媚与正直之士的感慨。诗的第一句“古道日以远”,暗示古代淳朴的道德风尚渐行渐远,接下来“人情日以新”则揭示了现实世界中人们情感趋向的变化,即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迎合以取悦他人。
“逢迎以为悦,举世多谀臣”两句,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阿谀奉承现象,指出许多人为了个人利益而丧失原则。“比干蹈虎尾,龙逢批龙鳞”引用历史典故,比喻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如比干和龙逢,他们的遭遇悲惨,暗示直言不讳的直士处境艰难。
“二公既以死,千古难其人”表达了对这些直臣的敬仰和惋惜,认为像他们这样的人在历史上难以再觅。“谀臣不足道,直士宜见珍”进一步强调了对正直之士的重视,认为谄媚之人不值一提,而正直的人才应被珍视。
最后两句“吁嗟谀与直,举错在君身”发出感叹,指出君主的决策和行为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好坏,呼吁君主能辨别并重用直臣,以纠正时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寓言,揭示了明朝社会中对忠诚直言的忽视和对逢迎谄媚的推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和公正政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