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西樵得月楼
明 · 陈良珍
万树惊涛暝色幽,放歌曾忆昔年游。
窗开北斗经檐下,夜静银河入槛流。
谷口云霞疏作雨,山中风露迥如秋。
野人素有幽栖兴,一听泉声便倚楼。
窗开北斗经檐下,夜静银河入槛流。
谷口云霞疏作雨,山中风露迥如秋。
野人素有幽栖兴,一听泉声便倚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西樵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万树惊涛瞑色幽”,以“万树”、“惊涛”、“瞑色”三个意象,勾勒出夜晚山林中波涛汹涌、暮色沉沉的壮丽景象,营造了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放歌曾忆昔年游”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览此地的美好回忆,通过歌声的释放,将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
“窗开北斗经檐下,夜静银河入槛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景的宁静与美丽。北斗星穿越窗棂,银河仿佛从栏杆间流淌而过,展现了夜晚星空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谷口云霞疏作雨,山中风露迥如秋。”这两句则通过云霞、雨水、山风、露水等元素,细腻地描绘了山谷中的雨后景象,以及秋天特有的清新与凉爽,营造了一种清雅脱俗的意境。
最后,“野人素有幽栖兴,一听泉声便倚楼。”诗人自称为“野人”,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听到泉水潺潺的声音,便情不自禁地倚靠在楼台上,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