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雨中上方寺看梅
梅花殊耐雨,一白自成村。
湿气蒸初艳,春声散冷魂。
钟残僧出定,留语坐黄昏。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鼎芳的《人日雨中上方寺看梅》描绘了人日这天雨中的寺庙景象。首句“人日初开社”点出时令,人日即正月初七,是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诗人选择在雨中游寺赏梅,可见对梅花的喜爱。
“香风拂寺门”描绘了雨中寺庙的宁静与清幽,香风微拂,寺门静谧,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梅花殊耐雨”赞美了梅花在雨中依然傲然绽放,其洁白如雪,仿佛整个村庄都被它装点得纯净无暇。
“一白自成村”进一步强调了梅树的繁茂和洁白,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高与淡泊。下一句“湿气蒸初艳”写出了雨后梅花的娇艳欲滴,湿润的空气更显其生机盎然。
“春声散冷魂”则通过春的声音——可能是雨打花瓣或风吹过枝头的声音,来传达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亡者的怀念之情,春声似乎能驱散寒冷,带来一丝慰藉。
尾联“钟残僧出定,留语坐黄昏”描绘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规律,僧人定时敲钟结束禅定,诗人则与僧人交谈至黄昏,流露出对这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寺庙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梅花的坚韧与诗人的心境,富有禅意和生活哲理。
词语解释
出定的意思:佛家以静心打坐为入定,打坐完毕为出定。《观无量寿经》:“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捨。” 唐 秦系 《题僧明惠房》诗:“入定几时将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今日无甚事,待 惠安长老 出定来,要他指引我到什么古蹟去处,游翫游翫,消遣我旅况咱。” 清 曹寅 《十六日夜登虎丘作》诗:“ 虎丘 深夜上,寒月似晴花。出定无僧看,同游有客夸。”...
春声的意思:春天的声响。如春水流响、春芽坼裂和禽鸟鸣啭等。 唐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雨香云淡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棹歌?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 宋 苏轼 《春帖子词·夫人阁二》:“细雨晓风柔,春声入御沟。” 潘漠华 《牧生和他的笛》:“他又能仿吹鹧鸪布谷的春声。”...
黄昏的意思:[释义](名)傍晚,日落以后星出以前的时候。 [构成]偏正式:黄(昏 [例句]黄昏时分;百鸟归巢。(作定语)[同义]傍晚[反义]拂晓、黎明、破晓...
梅花的意思:◎ 梅花 méihuā(1)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梅树的花(2) [wintersweet] 〈方〉∶腊梅(3) [mei flower]∶梅花形的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人日的意思:(1).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太平御览》卷九七六引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或鏤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鬢。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天生地植·人日》:“ 东方朔 《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鷄,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猪,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皆晴明温和,为蕃息安泰之候,阴寒惨烈,为疾病衰耗。”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人日》:“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 欧阳山 《三家巷》...
湿气的意思:◎ 湿气 shīqì(1) [moisture]∶液体(如水)以比较微小的量散发或凝结并弥散在气体中成为一种看不见的蒸气或是雾;特指大气的水汽(2) [eczema]∶中医指湿疹、手癣、脚癣等症...
香风的意思:(1).带有香气的风。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香风浄土之声,宝树鏗鏘之响,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杨师道 《赋终南山用风字韵应诏》:“登临日将晚,兰桂起香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贴里贴外,都换了时新华丽衣服,行动香风拂拂,比前更觉标致。” 刘半农 《饿》诗:“同时担子上的小火炉,煎着酱油,把香风一阵阵送来,叫他分外的饿。”(2).比喻奢靡淫逸的风气。如: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战士,冲破十里洋场的香风迷雾,保持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