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莆田杂诗二十首(其六)赏析

莆田杂诗二十首(其六)

宋 · 刘弇
十里壶公庙,喧传像逼真。
斧斤刳洞骨,风雨涩松鳞。
气象乾坤豁,涵濡草木春。
的应云闹处,藏得武陵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壶公庙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以“十里壶公庙”开篇,点明地点,暗示庙宇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接着,“喧传像逼真”一句,既描绘了庙内神像栩栩如生,又反映了当地民众对神灵的虔诚信仰和口耳相传的故事。

“斧斤刳洞骨,风雨涩松鳞”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庙宇的古老与坚韧。斧斤刻画出岩石的纹理,仿佛是时间的刻痕;风雨侵蚀着松树的鳞片,象征岁月的洗礼。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沧桑变化,也暗喻了庙宇历经风雨而不倒的精神力量。

“气象乾坤豁,涵濡草木春”则进一步渲染了庙宇的宏伟气势和生机勃勃的氛围。乾坤豁然开朗,象征庙宇的影响力深远;草木在庙宇的庇护下,春意盎然,寓意着文化和信仰的滋养给周围环境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的应云闹处,藏得武陵人”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一个神秘而美好的想象空间。武陵人,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象征着理想中的避世桃源。这里的“武陵人”,或许是指那些寻求心灵宁静、远离尘嚣的人们,在这庙宇的庇护下,找到了内心的归宿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壶公庙的历史文化价值、自然景观之美以及它对人们心灵的深刻影响,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