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四)
阴陵朝北附,蟠木引东臣。
涧途求版筑,溪源取钓纶。
多士归贤戚,维城属茂亲。
贵位连南斗,高荣据北辰。
迎时乃推策,司职且班神。
日月之所照,霜露之所均。
永从文轨一,长无外户人。
鉴赏
这是一首颇具才华的中国古诗,透露出诗人对家族与国家繁荣、士族门第显赫的描绘和期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文化底蕴,展现出一种崇高而庄严的气势。
开篇“明明九族序,穆穆四门宾”表达了一种家族血脉传承的壮观场景,九族指代远祖至近亲的连绵关系,而四门宾则象征着家族成员之众多和宾客盈门的盛况。接着“阴陵朝北附,蟠木引东臣”进一步描写了家族成员对核心的依附与聚集,这里的“阴陵”可理解为家族墓地或祖先崇拜的地方,“蟠木”则象征着坚韧不拔和生长繁衍。
“涧途求版筑,溪源取钓纶”则转向了对物质基础的追求和生活资源的获取,这里的“涧途”指代山间小路,“溪源”则代表水源,这两者都是古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资源。诗句表达了一种对于家族经济基础稳固的期望。
随后的“多士归贤戚,维城属茂亲”展示了对人才荟萃、门第显赫的憧憬,“多士”指代众多的才子佳人,而“贤戚”则是指那些德才兼备的人物。这里所谓“归”,既可以理解为人才向往和归附,也可解作家族对优秀成员的吸纳与培养。
诗中后半部分,“贵位连南斗,高荣据北辰”描绘了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状态,这里的“南斗”和“北辰”都是天文中的星宿,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接下来的“迎时乃推策,司职且班神”则展现了对时代使命的响应与职责的分配,其中“迎时”强调了顺应时代潮流,“司职”则是指对官职和社会责任的认真对待。
最后,“日月之所照,霜露之所均。永从文轨一,长无外户人”呈现了一种宇宙万物平等受惠、家族与国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在这里“日月之所照”象征着光明普照,“霜露之所均”则表达了自然界中水分不争的公正。末句“永从文轨一,长无外户人”意味着家族和国家都能遵循文化传统,不断发展,同时保持门第内部的团结与纯洁。
这首诗通过对家族和国家荣耀、士族门第显赫以及人才荟萃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家族兴旺发达、社会秩序井然以及文化传承不绝的一种理想化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