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感兴二十七首(其五)赏析

感兴二十七首(其五)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朱楼远迢递,缭以十里墙。
浮云隐华桷,夹路翳杉篁。
山河未曾改,世事不可量。
往者胡马来,主人意苍黄。
半死半脱走,儿女不及将。
朝为绮罗丛,暮作瓦砾场。
近传有其妾,托身于襄阳。
一男作酒保,相望居河梁。
骨肉各分别,中原渺茫茫。
浮云何足羡,俛仰悲荒凉。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兴二十七首(其五)》,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方一夔所作。诗中描绘了朱楼远眺之景,以“朱楼远迢递,缭以十里墙”开篇,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幽静的氛围。接着,“浮云隐华桷,夹路翳杉篁”两句,通过云遮蔽屋檐和树木被道路遮掩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朦胧与神秘。

“山河未曾改,世事不可量”两句,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的感慨。接下来,“往者胡马来,主人意苍黄”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动荡与不安,暗示了战争或政治变动带来的影响。“半死半脱走,儿女不及将”则通过描述人们在战乱中的逃亡,表现了人性的脆弱与无奈。

“朝为绮罗丛,暮作瓦砾场”对比鲜明,形象地展现了社会地位的瞬息万变,以及和平与战乱之间的巨大反差。最后,“近传有其妾,托身于襄阳。一男作酒保,相望居河梁。骨肉各分别,中原渺茫茫”几句,揭示了战争导致的家庭破碎、亲人分离的悲剧,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平与家庭团聚的渴望。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思考,是方一夔作品中的一篇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