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九月二十六日同朝宗泽民游洞宫用刘使君韵二首(其一)赏析

九月二十六日同朝宗泽民游洞宫用刘使君韵二首(其一)

宋 · 吴芾
云藏仙窟几何年,一旦来游岂偶然。
造物应怜林下客,故令一睹洞中天。

注释

云藏:隐藏在云雾之中。
仙窟: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神秘的洞穴。
几何年:多少年。
一旦:突然,一次。
岂:难道。
偶然:意外或巧合。
造物:大自然创造者。
怜:怜悯,喜爱。
林下客:山林中的隐士,指诗人自己。
故:所以,特意。
洞中天:洞内的天空,比喻奇妙的景象或理想的世界。

翻译

仙窟隐藏了多少年月,一旦来访难道是偶然?
大自然想必怜惜山林隐士,特意让我们一见洞中的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吴芾的作品,颇有仙风道骨之致。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游洞宫的情景,并融入了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云藏仙窟几何年”一句,以问代答,表达了对于洞中岁月久远历史的好奇与敬畏。这里,“云藏仙窟”既是实际存在的山洞,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神秘面貌的仰望。

“一旦来游岂偶然”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似乎相信自己的到访并非偶然,而是命中注定,充满了宿命论的色彩。

“造物应怜林下客”此句中,“造物”指天地万物之主,即自然界或上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赋予生命、情感和智慧的敬畏。同时,“怜”字表露出了诗人对于来访者——“林下客”的关怀与同情。

最后一句“故令一睹洞中天”,则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洞中天”不仅是实景的写照,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诗人似乎在通过洞穴的参观,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和解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与情感体验,是一首融合了景、情、理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