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六章(其五)
清 · 郁植
流沙北去弱水东,琅玕作树珠为宫。
藐姑仙子冰雪容,导以翠节双青童。
我欲从之问丹诀,直与天地同无终。
秦王汉武皆英雄,楼船浩荡乘长风。
狞龙吹水作山立,三千娇女沉渊中。
骊山茂陵空白骨,不死之药何时逢?
藐姑仙子冰雪容,导以翠节双青童。
我欲从之问丹诀,直与天地同无终。
秦王汉武皆英雄,楼船浩荡乘长风。
狞龙吹水作山立,三千娇女沉渊中。
骊山茂陵空白骨,不死之药何时逢?
鉴赏
这首诗《悲歌六章(其五)》由清代诗人郁植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仙境景象,以及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感慨。
首句“流沙北去弱水东”,开篇即以自然景观起笔,流沙与弱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琅玕作树珠为宫”一句,将仙境中的景物描绘得如梦似幻,琅玕树与珍珠宫殿,展现出仙境的华美与纯净。
“藐姑仙子冰雪容,导以翠节双青童”进一步刻画了仙子的形象,冰雪般的容颜,翠节与青童的引导,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诗意。接下来,“我欲从之问丹诀,直与天地同无终”表达了诗人对仙子的向往,渴望得到长生不老的秘密,与天地共存的愿望。
“秦王汉武皆英雄,楼船浩荡乘长风”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及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位帝王,他们虽是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但最终都未能实现长生的愿望。“狞龙吹水作山立,三千娇女沉渊中”则通过龙与水的意象,以及三千名女子的悲剧命运,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残酷。
最后,“骊山茂陵空白骨,不死之药何时逢?”以骊山和茂陵作为背景,骊山与茂陵是古代帝王陵寝的象征,而“空白骨”则暗示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最终归于尘土,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与对历史英雄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历史与理想的深刻思考,语言华丽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深厚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