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口
栖鸟息复惊,归云断还续。
画舸止宵征,连舻衔尾宿。
戍鼓杂鸣笳,秋声一何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溪边和山间的宁静与动态交织的景象。首句“溪坞晚含风”,以“含”字生动地描绘出傍晚时分,溪边的坞地被晚风吹拂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山营夜依谷”则将视线转向山间,夜晚的山仿佛在山谷中寻求依靠,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感。
“栖鸟息复惊,归云断还续”两句,通过鸟儿的短暂休息与突然惊飞,以及云朵的暂时消失与再次出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画舸止宵征,连舻衔尾宿”描绘了夜晚船只停泊的场景,船只相连,如同一条长龙,静静地停靠在岸边,象征着旅途的结束和暂时的安宁。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生活节奏的反思。
最后,“戍鼓杂鸣笳,秋声一何肃”两句,通过戍楼的鼓声和胡笳的鸣响,以及秋天特有的肃杀之气,勾勒出边塞或边境地带的紧张氛围,与前面的宁静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场景下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面貌和时间流转中的生命状态,既有宁静之美,也有动态之趣,富有深意。
词语解释
断还的意思:见“ 断还归宗 ”。...
归云的意思:犹行云。《汉书·礼乐志》:“流星陨,感惟风,籋归云,抚怀心。” 晋 潘岳 《西征赋》:“吐清风之飂戾,纳归云之鬱蓊。” 宋 柳永 《少年游》词:“归云一去无踪跡,何处是前期?”...
含风的意思:带着风;被风吹拂着。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 南朝 梁 虞羲 《见江边竹诗》:“含风自颯颯,负雪亦猗猗。” 宋 王安石 《次韵徐仲元咏梅》之一:“额黄映日明 飞燕 ,肌粉含风冷 太真 。” 宋 苏轼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画舸的意思:画船。 南朝 梁元帝 《赴荆州泊三江口》诗:“莲舟夹羽氅,画舸覆緹油。” 唐 岑参 《早春陪崔中丞泛浣花溪宴》诗:“红亭移酒席,画舸逗江村。” 元 张埜 《水龙吟·皇庆癸丑重九登南高峰寄柳汤佐同知》词:“ 浙 浦寒潮, 苏堤 画舸, 吴宫 烟树。” 明 何景明 《送叶生还闽中兼怀郑继之》诗:“ 江 南画舸春柳低,海上茅堂白云满。”参见“ 画船 ”。...
连舻的意思:舟船相连。 唐 柳宗元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为堂而居之,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艫,与波上下。” 陈基元 《凤口》诗:“画舸止宵征,连艫衔尾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有巨室眷属,连艫之任,晚泊大江中。”...
鸣笳的意思:(1).笳笛。古管乐器名。 汉 时流行于 西域 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六韬·军略》:“击雷鼓,振鼙、鐸,吹鸣笳。”(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三国 魏 曹丕 《与梁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於后车。” 宋 王安石 《晏元献挽辞》之一:“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其垒外松棚下,餘贼方瞭望,余骤发矢伤数人,贼错愕间, 江西 兵展旗鸣笳以进。”...
栖鸟的意思:(1).栖宿于树上的鸟。 晋 曹摅 《感旧诗》:“晨风集茂林,栖鸟去枯枝。”(2).归鸟。 南朝 梁 何逊 《学古》诗之一:“日夕栖鸟远,浮云起新色。” 唐 杜甫 《春宿左省》诗:“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秋声的意思: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山营的意思:扎在山中的营房。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幸凤阳泉应制》:“汤云出水殿,暖气入山营。” 唐 马戴 《赠淮南将》诗:“风涛辞海郡,雷雨镇山营。” 元 陈基 《凤口》诗:“溪坞晚含风,山营夜依谷。”...
戍鼓的意思:边防驻军的鼓声。 南朝 梁 刘孝绰 《夕逗繁昌浦》诗:“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謳。” 唐 杜甫 《月夜忆舍弟》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明 刘基 《彭泽阻风》诗:“尘埃漠漠城笳怨,芦荻萧萧戍鼓愁。”...
衔尾的意思:◎ 衔尾 xiánwěi[one after another] 前后相接;紧跟衔尾相随...
宵征的意思:夜行。《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毛 传:“宵,夜;征,行。”《楚辞·九辩》:“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唐 李白 《自金陵泝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诗:“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郑泽 《杂诗五首答钝庵》之一:“霜露何凄清,荡子恒宵征。”...
一何的意思:◎ 一何 yīhé[how] 何其,多么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妇啼一何苦。...